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2022-03-31 20:57:47)
标签:

转载

分类: 鉴赏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公布GB/T 18107-2017《红木》详细内容,此标准将代替原《红木》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18107-2000),于2018年7月1日开始执行实施。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 33个树种变29种 ◆


       在《红木》新国标中,红木树种由原有的33种变为29种,花梨木类的越柬紫檀和鸟足紫檀认定为大果紫檀的异名被删除;


       黑酸枝类的黑黄檀认定为刀状黑黄檀的异名被删除;乌木类的蓬塞乌木被删除。


       此外,将乌木类的毛药乌木调至条纹乌木类,将原鸡翅木类中的铁刀木属改为决明属。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1. 紫檀属花梨木类中的越柬紫檀、鸟足紫檀被认定为大果紫檀的异名,被删除。


2. 黄檀属黑酸枝类中的黑黄檀被认定是刀状黑黄檀的异名,被删除。


3. 柿树属乌木类中的蓬塞乌木被删除。


4. 此外,原属于柿树属乌木类的毛药乌木被归为条纹乌木类。


5. 将原鸡翅木类中的铁刀木属改为决明属。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GB/T 18107-2017《红木》国家标准公布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       树种的减少是此次《红木》新国标中最大的调整,总体树种减少,主要是因为国际上学术更新导致的树种合并。


       此前,随着红木原材的减少,加上很多国家限制本国红木木材出口,不少从业者预测《红木》新国标修订中会丰富树种,近年来较为火热的血檀、巴花等树种甚至被列为候选,此次树种的只减不增,确实让不少从业者有所失望。


◆ 新增树种管制信息 


       在《红木》新国标中,在“红木类别一览表”中,除树种名称、商品名、主要产地,还增加了管制及保护信息。细数发现,在29个树种中,有17个树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二管制,有3个树种被列入国家植物名录二级保护。其中,降香黄檀、刀状黑黄檀更是被“双重保护”。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GB/T 18107-2017《红木》国家标准中“红木类别一览表”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       《红木》新国标中添加了“管制或保护信息”的说明,进一步说明了红木树种濒危,红木企业也应该转变思路,实现转型升级。红木树种日益稀缺面临濒危,已是不争的事实。


       小编发现,新标准判定红木树种,还是确定为类别。新标准中明确提出:“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判定为红木,并确定红木类别,在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中应标明红木类别的中文名、拉丁名及产地。”看来,红木树种鉴定到树种,暂时还不能实现。


一张图读懂更新后的红木树种图谱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         《红木》新国标的公布,一方面是为了更加方便消费者和市场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红木行业,原材稀缺已是不争的事实,红木行业应该更加珍惜红木资源,合理利用,绿色发展。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转载]红木新规:红木新国标将由33种变29种!

红木家具什么品牌好 红木家具十大品牌 轩红坊红木 太兴家具 怎挑选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厂家直销  中山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厂房 广东红木家具工厂 红木家具定制 红木家具批发 上罗新中式红木家具 红木装修 红木地板 家居装修 全屋定制 红木家居装修 江埔广作红木家具 非苏作红木家具         智能家居 智慧家居 智能红木家具 全屋定制品牌 全屋红木定制品牌 非京作红木家具 缅甸花梨    红木茶桌  红木沙发 红木书桌 红木书柜 红木电视柜 红木饭桌 红木餐桌椅 红木床 中山太兴轩红坊  小叶紫檀沙发 黑酸枝床 红酸枝餐桌 非洲花梨茶台 刺猬紫檀博古架 缅甸花梨书桌                           海南黄花梨手链 豪宅红木装修 家庭装修包工包料 酒店红木装修 广州从化哪里有红木家具卖         中餐厅装修  豪华会所工程 私人会所中式风格​​​​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