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瑞金二路225弄(又名群贤别墅)36号
著名京剧一代名伶 黄桂秋 故居
建于1936年前
↑
瑞金二路225弄弄口的沿街街景(见上图红框处)
↓ 一、著名京剧一代名伶
黄桂秋 故居
瑞金二路225弄
又名:群贤别墅,新式里弄建筑,建于1936年前,三层砖木结构,有楼房51幢,建筑面积6528平方米。 弄内36号,
是著名京剧青衣黄桂秋故居。
↑ 瑞金二路225弄36号(正立面), 是著名京剧一代名伶黄桂秋故居
由于瑞金二路225弄建筑的商业化改建,36号的黄桂秋故居其住宅已经改动,完全没有原来的特色了。现为一家瑜伽会所。
↑ 瑞金二路225弄36号(门口),
是著名京剧一代名伶黄桂秋1941年定居上海后的寓所
↑ 黄桂秋(1906—1978),民国早期的旗装(满族的传统服饰)照片
黄桂秋49年前简历。湖北武汉人,生于北京。“黄桂秋”是其姐妹的名字,借来作了艺名。1927年正式拜师陈德霖,经常与马连良、余叔岩、高庆奎、杨小楼等合作演出。后来黄去南方,以《别宫祭江》获得“江南第一旦”的称号。1941年定居上海。黄的嗓音甜美,又甜又糯,又亮又嗲,有一股子老上海留声机的味道,在“陈腔”的基础上强调湖广韵,吐字行腔讲究技巧。
↑ 黄桂秋《贵妃醉酒》
剧照
黄桂秋49年后简历。1949年组织秋声京剧团,任团长。与周信芳合作演出《秦香莲》、《文天祥》等剧,成功塑造了秦香莲、文夫人等人物形象。57年错划为右派,真是霉到家了。他的学生没一个有他的嗓音,黄派没有传人。后因独木难撑,“秋声剧团”散伙,1958年参加上海新民京剧团,后随团进入上海京剧院,1962年上海京剧院举办黄派艺术专场演出,1963年起在上海京剧院教戏。由于黄桂秋被打成了右派,早早靠边站了,反而在文革中避开了锋芒,虽然行头被毁,人身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1978年病逝于上海,享年73岁。请点击:黄桂秋 生平
↑ 黄桂秋之《群英会》反串周瑜
黄桂秋,京剧四大霉旦”是伶界内外两行的玩笑戏谑之词,出现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四位是徐碧云、朱琴心、黄桂秋、黄玉麟(四位都是男旦)。所谓霉旦多指他们“倒霉”,运气不佳。按说他们几位玩意儿都不错,却始终未及顶峰。再一层是说他们舞台生涯磕磕绊绊,总不能顺风满帆长久大红。其实“霉旦”一词也无太多贬义,反倒语涉惋惜。请点击:京剧四大霉旦
↑ 黄桂秋《女起解》(即《苏三起解》)剧照
黄桂秋从《苏三起解》开始走红。1924年于北京汇文中学毕业后,曾在北京电话局担任话务员,曾在哈尔滨铁路局短期任科员。幼时酷爱京剧,曾以票友身份在京、津走票。曾在北平浙慈会堂堂会演出《女起解》,颇受行家注目。
↑ 50年代 黄桂秋《秦香莲》剧照
↑ 黄桂秋《琵琶记》中饰演赵五娘
↓
二、地缘独特的群贤别墅
↑瑞金二路225弄内景-美食店
繁华和烦恼。瑞金二路225弄群贤别墅,
因其处于田子坊景区的边缘, 这个独特的地缘,
使得商家络绎不绝地纷至沓来,带来了该地块的商业繁华,也使得前往田子坊景区的游客,增添了更多的去处选择。但也给这里的居民需安宁地生活,产生了矛盾。喧闹和安全隐患也成了这里居民的烦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