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 瑞金二路26号
中国早期戏剧活动家、电影导演 应云卫 文学大师
陈伯吹 故居
↑ 瑞金一路和瑞金二路相连于淮海中路处,再往南即瑞金二路起
瑞金二路简介。自本文起,
陆续介绍瑞金二路上的历史建筑。瑞金二路是南北走向,长1517米。1907年筑,以徐家汇天主教堂神父、法国公董局董事名命名为金神父路。1943年改名黄山路。1946年改名中正南二路。1950年以江西瑞金改今名。沿路有住宅,商店、瑞金医院、瑞金宾馆。
↓
一、瑞金二路26号是中国早期戏剧活动家、电影导演应云卫故居(1967.1止)
↑
瑞金二路26号是沿街建筑,现为独幢西洋建筑。
这里是中国早期戏剧活动家、电影导演应云卫故居
↑
瑞金二路26号的主入口, 拾级而上,
就是半圆券形门即可入内
↑
瑞金二路26号的主入口, 拾级而上,
就是半圆券形门即可入内
↑
应云卫(1904.9.17-1967.1.16),我国早期著名的早期戏剧活动家和电影导演
应云卫49年前的简历。应云卫16岁因家贫辍学,进洋行当学徒,不久与程梦莲等组织化妆宣讲团。1921年冬参与组织上海戏剧协社,为负责人之一。1930年8月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上海从事左翼戏剧电影运动,1933年导演话剧《怒吼吧!中国》。1934年辞去洋行职务,加入电通影业公司,导演影片《桃李劫》、《梅萝香》等影片,组织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次年任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教务长。
↑
1925年,应云卫与好友程泽民的胞妹程梦莲结为连理
应云卫49年后的简历。49年后,他曾担任过江南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顾问、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届委员、第二、三届理事、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并先后导演了《妇女春秋》、《再生凤凰》、《不能走那条路》、《宋士杰》、《追鱼》、《斗诗亭》、《周信芳舞台艺术》、《武松》等故事片和戏曲片。
↑
应云卫文革时惨遭批斗而死,
后被平反
剧影界最早的冤魂之一。1967年1月16日电影局两大派内部夺权,被机关造反兵团夺了权,另一派刺刀兵团不服,为了显示革命气节,将关在牛棚里的牛鬼蛇神赶到食堂内,批斗游街,游街途中患病在身的应云卫被人推下车致死,成为“文革”时期剧影界最早的冤魂之一。
请点击:应云卫生平详情
↑
瑞金二路26号的主入口, 拾级而上,
就是半圆券形门即可入内
平反昭雪。1978年11月上海市电影局领导出面为应云卫举行了平反昭雪大会,夏衍、阳翰笙等文艺界领导给他作出了公正的历史评价,文艺界、影剧界的名家巴金、白杨、赵丹等数百人都来参加了追悼会。
↑
上图“戏剧魂”三个字,是1984年元月,夏衍先生为纪念应云卫题写
应云卫诞辰110周年。2014年是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戏剧家、影剧运动活动家应云卫诞辰110周年。12月7日下午,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魂——应云卫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在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马兰花剧场隆重举行。
↑
应云卫儿子应大明教授
中国儿科血液/肿瘤和临床免疫的领军人应大明教授(1931-2018),
于2018年3月15日11时57分,与世长辞,享年87岁。
2010年9月,应大明教授曾经撰文,
深情纪念父亲应云卫奋斗而又跌宕的人生。
↑
瑞金二路26号山墙的外景,瑞金二路26号内现设有一家美甲珠宝店
↓
二、瑞金二路26号也是
陈伯吹故居
故居
两位先生曾寓居于此。瑞金二路26号也是文学大师陈伯吹先生的故居。只是也居住在此的应云卫先生于1967.1就被迫害致死。而陈伯吹先生1997年才辞世。
两先生辞世时间相距有30年的时间。遗憾的是,现在没有资料、也无法考证两位先生入住瑞金二路26号的起始时间。两位先生寓居于此,是有交集,
还是先后,不得而知。
↑
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陈伯吹(1906年-1997年)
陈伯吹简介: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上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翻译和理论研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宝贵遗产。著有童话集《一只想飞的猫》,评论集《儿童文学简论》等。1981年创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鼓励国内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1988年此奖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至2007年已是第27届。
请点击:“东方安徒生”——陈伯吹
↑
童话作家野军,拜访寓居在瑞金二路26号的陈伯吹先生,
并在此合影
瑞金二路26号是陈伯吹先生寓所佐证资料之一:一次难忘的会见。童话作家野军曾在其撰文《一次难忘的会见》中写道:1992年5月的一天,画家张中良应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之邀,主编一套大型幼儿故事系列丛书《小太阳》,想邀请陈老任该丛书的顾问。我和程逸汝作为编委成员,随同张中良和出版社责任编辑江帆一起到瑞金二路26号陈老家。我终于能坐在陈老一旁,倾听他对丛书编辑出版的想法和建议。为了不多打扰他老人家,我们只谈了半个多小时,中良带着照相机,我们就到院子里和陈老一起合影留念。陈老坐在椅子上,我们四人站在他身后,是请陈师母按的快门。我们还一一和陈老合影,陈老显得很高兴。
请点击作家野军之文:一次难忘的会见
瑞金二路26号是陈伯吹先生寓所佐证资料之二:珍贵的题字:
作家沈家祺在其撰文《珍贵的题字》中写道:书柜里的《五彩桥》,是先生晚年时为我题写的书名,在我的案头,摆放着由著名文学大师陈伯吹先生题写的《五彩桥》。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留下的墨宝。1997年6月,沈家祺前往瑞金二路26号的著名文学大师陈伯吹先生家中,
请陈老为其《五彩桥》题写书名。陈老于当年(1997年)11月辞世。
请点击作家沈家祺(博客昵称:法律文书)之文:珍贵的题字
后记1:现在此幢建筑的周边,没有同类风格的建筑。前往时,
幸运地得以进入而没被拒之门外。但无资料查证此建筑的原所有者,应云卫先生是何时入住此处,且无其夫人程梦莲的生平和生卒时间的资料。有知情者请赐教!谢谢! 2018-09-16
后记2:在撰写瑞金二路26号是中国早期戏剧活动家、电影导演应云卫故居的博文发布后,
又看到有资料说此寓所也是陈伯吹先生的寓所。故我就上网查阅资料, 进行佐证和补充博文, 修改后,
今天再次发布。2018-09-26
陈伯吹先生之墓
陈伯吹之墓。陈老1997年去世后,
其墓地在上海宝山区宝罗瞑园(罗店镇苗圃路350号)。我前往同一公墓的我母亲墓地扫墓时,
多次路经和看到陈老的墓地。陈老的幕前有一本打开的书。占地较大,
特别醒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