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善路.天一影业公司旧址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徐汇区 |

天一影片公司是中国电影制片机构,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于1925年6月在上海成立。
在早期中国电影史上,天一公司是出品数量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电影企业之一(仅次于明星影片公司)。请点击:天一影片公司

天一影业公司沿革。
邵氏兄弟创建。天一影片公司是中国电影制片机构,由邵氏四兄弟于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东横浜路383号,专门从事影片的摄制与发行。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合并和复原。1926年冬,和爪哇青年贸易公司南洋影片商陈筚霖,投资设立的青年影片公司合并,改为天一青年影片公司。此举为以后在南洋地区发展打下了基础。1928年与青年贸易公司散伙,恢复天一影片公司名称。
移址甘世东路(今嘉善路)。1929年,邵醉翁积极筹备有声影片的试拍工作。1930年,天一公司开始蜡盘发声的短片《钟声》试制。不料,中途摄影棚失火,影片烧毁。邵醉翁并不灰心,决定:选址法租界甘世东路(今嘉善路),重建摄影棚。
天一影片公司特色与成就
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邨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
1931年,利用美国人的有声器材和技术,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两部片上发声影片之一的《歌场春色》。
天一影片公司是20世纪上半世纪的电影公司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家。以明确的市场取向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它却成功地引领了“稗史片”、“古装片”等风潮。这些制片路线也给“天一”在上世纪后半叶的继承者“邵氏电影公司”(请点击:邵氏电影公司)打上了印记。
有声电影突破。该片是天一影片公司1931年拍摄的首部片上发声影片,为中国有声电影技术带来突破。由李萍倩导演,宣景琳等主演,黎锦晖配曲的一部剧情片。
请点击:歌场春色 剧情
天一影业公司经营三变。
发行之变。“天一”断然放弃与发行中介的合作,而力谋“直销”。
技术之变。中国电影无声到有声的交替,在各家制片公司中,“天一”的迈进速度是最快的。从1934年开始,“天一”彻底转为有声片的摄制。
曾经的辉煌,如今归零。
天一影片公司在12年中(1925-1937)拍摄了无声故事片60余部,有声故事片35部,长短新闻片、纪录片15部。

老上海电影业唯一的根茎。“天一”在1937年之后移至香港发展,延续至今。从“天一”到“邵氏”近八十年的历史,是现今老上海电影业唯一保留下来的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