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 绍兴路18弄 建于1930年
金谷村 导演桑弧
心理家张耀翔 演员张伐
民国高官徐学禹等名人故居
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编号
84
↑
绍兴路18弄(大门口),是金谷村主干道的南道口
建筑历史:金谷村,1930年建,是民国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其化名为吴子祥而建造的新式里弄房子,以前这里曾是旧时的俄国人和犹太人的聚居地,
现为民居。
↑
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编号 84
↑
金谷村是一式的红瓦黄墙,
上图为单元宅的正立面和宅前围墙内的小花园
金谷村之名的由来。金谷村其墙体立面粘有粒粒似稻谷大小的碎石,且涂成金黄色,在阳光照射下似金谷一样熠熠闪光,两边谷仓状的金黄色墙面,远远望去像一排排的堆满谷子的谷仓。以此定名。
各单元由矮围墙和铁栅门隔开,各单元自成一体,宅前的小庭院植树种花
↑
金谷村鸟瞰图(引自网络),一纵(主干道)五横支弄的布局
建筑布局:金谷村共有99幢建筑,有6排砖木结构的三层楼住宅。有1条较宽的主干道,南道口通绍兴路,有5条东西横向的支弄连接各排房屋,其中有3条支弄东端与今瑞金二路相通,其西端和其他条支弄均为尽端。
弄内主干道宽敞,汽车能通行无阻。当年吴铁城做规划时,还给每幢楼下面安排的地下停车库!
↑
单元建筑的后面和后院
建筑特点。金谷村是砖混结构。新式里弄建筑。外观简洁,仅窗洞略做线脚装饰。房屋为联排式,屋顶为采用折腰式大坡顶设计颇具异国风情。,假三层顶上开老虎窗,房屋造型别致。

↑
单元建筑的后立面和后院
各单元自成一体。各单元由矮围墙和铁栅门隔开,各单元自成一体,宅前的小庭院植树种花。在宅后的后院内,建有户外楼梯和小厕所,专供佣人使用,进出需穿越厨房。
↑
新闻专家居欣如曾居于此,对金谷村的人文历史,
有着详细的描述(见下链接)
请点击:说不尽的绍兴路(作者居欣如)
金谷村曾经名人众多,人文历史丰富。其中:10号导演桑弧,42号张耀翔,商务印书馆特邀编辑,49号演员张伐,58号徐学禹上海市招商局总经理、董事长等等,不一而足。
↓ 金谷村10号,导演桑弧故居
↑
金谷村10号(前门),著名的电影编剧、导演导演桑弧故居
↑
桑弧(1916年-2004年)
著名的电影编剧、导演桑弧简介。他的作品有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1941年编剧第一部作品《肉》,1944年首次执导电影《教师万岁》。1954年导演并编剧的,49年后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文化部1957年优秀影片金奖、1954年第八届卡罗维伐利电影节音乐片奖和1955年第9届爱丁堡电影节映主奖。1981年,他改编并独立执导根据茅盾长篇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子夜》。
请点击:桑弧生平
↑
金谷村10号(前门),著名的电影编剧、导演导演桑弧故居
↓
金谷村42号,中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张耀翔故居
↑
金谷村42号,中国心理学会的奠基者张耀翔故居(正门)
↑
张耀翔(1893—1964)
张耀翔简介。湖北汉口人,曾留美获心理学硕士,
回国后从事心理学教学以及实践研究,先后担任多所大学心理学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是中国最早传播西方心理学学者之一、中国心理学会的奠基者。
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时张耀翔首任会长。1922年,张耀翔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
——《心理》,并担任主编。张耀翔毕生从事心理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心理学科普工作。
请点击:张耀翔生平
↑
金谷村42号,中国心理学会的奠基者张耀翔故居(后侧门)
↓ 金谷村58号,民国上海市招商局总经理、董事长徐学禹故居

↑
金谷村58号(第一单元和山墙)
是民国上海市招商局总经理、董事长徐学禹的故居
↑ 徐学禹(左,1903—1984)和中国的“兵工之父”俞大维(右)
徐学禹简历。绍兴人。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电机科,历任德国西门子电机厂工程师,国民政府交通部技正兼上海电话局局长,浙江省公路局局长,福建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交通处处长,上海市招商局总经理、董事长,中国航联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49年前夕去台湾,为“国大”代表
请点击:徐学禹生平
↑ 金谷村58号,是民国上海市招商局总经理、董事长徐学禹的故居
不翼而飞。淮海中路1350弄(愉园)7号,
也是徐学禹的寓所。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写过此篇博文。但我现在再去看时,
已莫名其妙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不翼而飞了。这让我感觉太奇怪了。唉, 这博客就像是个问题少年,
时不时地会出问题,真是防不胜防也!
峰回路转:发现上述问题后, 我在新浪客服的公众号上与客服联系, 把该被删文找回来了。请点击:上海淮海中路1350弄愉园7号为徐学禹故居
↑
弄底的一座水塔
图有虚表的水塔。金谷村主干道往北的尽头,建有一座水塔,颇有气势。这座主通道上空的巨大水塔,足足可以支撑二百吨的储水量——原本打算专供村里居民使用的,谁知造好没多久,南市水厂就被日军炸了,租界怕万一蓄满水的水塔成为新目标,说什么也不让蓄水。所以这大铁桶造好至今,一次都没用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