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2018-06-25 00:30: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徐汇区
徐汇区  永嘉路501号
宋子文上海故居(2) 现上海老干部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  建于1928年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徐汇区 永嘉路501号是宋子文在上海的寓所之一
    上图为寓所围墙, 和紧闭的大宅门。门侧有优秀历史建筑铭牌。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优秀历史建筑铭牌

       建于1928年的永嘉路501号,1994年2月15日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3年8月18日公布为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4945190000120

    奇怪的是此铭牌,多年来始终似模糊不清和脏兮兮, 以致使铭牌文字难以辨认。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从永嘉路501号围墙处,可看到宋子文故居的北立面

     屋顶南北坡面中部均有三个连续的老虎窗,屋檐下则有连续的支托支撑。平瓦屋顶,上陡下缓。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圆柱形锥顶塔楼位于建筑的西北侧立面

      红色锥形塔楼走到岳阳路永嘉路口,就可以看见那个从永嘉路501号矮墙和浓郁的树木中间露出来的红色锥形尖顶。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永嘉路501号西北侧有红色锥形尖锥铁皮塔楼

尖锥塔楼的细部上部采用红色锥形尖锥铁皮屋顶,呈喇叭口。半地下室外墙为仿石饰面,但石面以上用细沙卵石墙面,窗口及墙隅镶清水红砖,竖窗间有红砖砌成的四边形装饰。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永嘉路501号宋子文故居的西南向

整幢建筑窗型复杂多样,有圆券窗、尖券窗,窗框多有红砖隅石装饰。底层入口为半圆拱券,门框饰有红砖。整幢建筑窗型复杂多样、有圆券窗。尖券窗、方窗,窗框多有红砖隅石装饰。建筑外墙面为灰色卵石,底部被处理成粗石基座。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永嘉路501号宋子文故居的正立面, 面向南,是一幢具有古典特色的独立式花园住宅

基本形制。永嘉路501号,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假三层砖木结构,双坡平瓦屋顶。建筑平面原来为三开间,南向主立面为不对称造型,建筑外墙面为灰色卵石,底部被处理成粗石基座。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永嘉路501号建筑南立面, 即主立面

各层建筑特征。底层设敞廊,底层左右两侧有两扇拱形窗。二层有露天大阳台,形成强烈的水平线条。三层为三扇方额的钢窗,沿窗户四周都用红砖白粉槽勾勒装饰。屋面正中开着一扇小窗,为单调的屋顶坡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永嘉路501号宋子文故居的正立面, 面向南绿树草地

大阳台上南望,占地10亩的大花园里不仅有绿茵草坪,还栽植着各类树木花草20余种,显得生机盎然,使环境显得宁静优美整座建筑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草地旁侧,透出一种古城堡的沧桑感和美感。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

宋子文简介。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其兄弟姐妹分别是是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宋子良、宋子安。宋子文出生于上海,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25日在旧金山逝世。请点击:宋子文生平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嘉祐(上海市文管会)

林彪和江青与永嘉路501号。市文管会杨嘉佑在《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一书中说,“文革”中林彪和江青到上海来曾住此宅,为此作过改建。现在南立面统长的敞廊和二楼露天长廊与原来的建筑风格不吻合的痕迹是十分明显的,东侧开间也是后来扩建的,立面门窗和阳台栏杆等建筑细部也都作了改动,惟有房屋基本轮廓还在。

林彪居住此处时,因怕光,对二楼朝南豪华卧室不用,宁愿住朝北阴暗储藏室里。江青居住时,既怕光又怕声响,管理人员只得为她装上厚实的二层窗帘,增加隔音效果。在二楼通向露天阳台的过厅处,用玻璃搭出一个20平方米房间,供她休息之用。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民国中央银行总行,上海中山东一路15号(又名为上海外滩15号)             

宋子文与上海之渊源(从发迹至离开)。1928年, 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上海外滩15号,设立中央银行总行,由财政部长宋子文兼总裁。中山东一路15号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国内首家中外合资银行),1928年归中央银行后改称中央大楼。现在是上海外汇交易所。

1928年2月,34岁的宋子文就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新官上任三把火,除改革税制、发行国债之外,他还要办一件大事——重建中央银行,把货币发行的事管起来。

在设立中央银行时,宋子文没有考虑南京,也没有考虑北京,他的视线最终投向了上海滩。上海滩是他的出生地。他父亲就是在那里发的财。上海滩,十里洋场,一个财富集聚的地方。由此,上海也就无可争议地成为远东金融中心。

1947年9月蒋介石又任命宋子文为广东省政府主席,从此宋子文离开了上海,告别了他的上海寓所。

请点击:宋子文为何将央行设在上海——上海金融中心的传奇故事

上海.永嘉路.宋子文故居(2)                                 ↑ 宋子文新传 — 陈廷一著

26年的“四起四落”。全书叙述了宋子文在26年从政生涯中的“四起四落”;并铺写了宋子文发迹于广州、雄起于武汉、运筹于南京、斡旋于西安、韬晦于香港、暴敛于上海以及折冲樽俎于美英之间的桩桩史事。

宋子文在上海的花园洋房住宅有四处, 一是虹桥路1430号(请点击我的博文:长宁 虹桥路1430号 宋子文上海故居(一),二是本文的永嘉路501号,三是东平路11号,四是岳阳路145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