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 复兴中路 上海大戏院

(2018-01-16 00:30:51)
标签:

杂谈

分类: 徐汇区
徐汇区 复兴中路1186号
上海大戏院  上海电影院  始建于1942年 
入围2017 WAF世界建筑节大奖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复兴中路1186号,“上海大戏院”外景

     与上海文化广场仅一街之隔,有一家历史不算短的电影院。它虽然与上海这座城市同名,名气却远不如其他同行,其历史更鲜为人知。

       说起它的历史,算是个“半路出家”的电影院吧(原名为上海大戏院),1942年建成之初本是演话剧的,1956年才改映电影(后名为上海电影院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法租界时期,上海大戏院旧影

       创建和开业。1941年初,由法侨白伐特和苏侨赵福克合营的上海影院公司购得辣斐德路近亚尔培路口(今复兴中路近陕西南路口西北转角)地块兴建影戏院。始建于1942年,初名银光大戏院,1943年正式营业,更名为上海大戏院。1956年1月18日影院更名为上海电影院。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正式营业首演的喜剧《女人》报载广告

      首演喜剧《女人》1943年7月9日,影戏院正式营业,并更名为上海大戏院,首演由汪宗耀编剧、洪谟等联合导演、孙景路领衔主演的喜剧《女人》。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1943年,话剧《原野》报载广告

       献演话剧《原野》。1943年10月9日,为庆祝“双十”佳节,艺华剧团隆重献演曹禺的话剧《原野》,由戴旭导演。《原野》演出后好评如潮,观众纷纷盛赞孙景路的演技,说她将泼辣、妖冶、热情、风流的金子给演绝了。

       戏院有时还加演歌舞,如开幕次月,特邀自南洋来沪的“夏威夷歌舞团”举行特别公演六天。该团拥有女艺员三十余人,精通各式舞蹈,表演节目多种多样。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1944年 韩兰根、殷秀岑等主演的滑稽新片《步步高升》

       停演话剧开始改映电影。好景不长,1944年2月24日,戏院演完话剧《陈白露》《正在想》后,因经营不善、无利可图,停演话剧开始改映电影。1944年3月18日,上海大戏院经改装后重新营业,首映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影”)出品的由韩兰根、殷秀岑等主演的滑稽新片《步步高升》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1951年时上海大戏院的工商登记证

      几番浮沉,由盛转衰。1943年正式营业,银光大戏院更名为上海大戏院。1956年1月18日影院更名为上海电影院。并收归国有。

       此后的几十年,上海电影院经历了几番浮沉,虽承载了一代上海人的记忆,但终究敌不过时代更迭的巨浪,由盛转衰。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电影院

       上海电影院地理位置独特,文化氛围颇浓,交通便捷,商店成片。它虽是二轮影院,但来看电影的观众还是络绎不绝,时常客满。

      1973年,影院改装了宽银幕,并新建了冷气机房。1990年6月,为了跟上现代影院的步伐,改装了四声道音响系统,还换装了756只航空式高靠背沙发软席座椅,使影院焕然一新。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电影院 

       多种经营。90年代中后期,卡拉OK和VCD风靡娱乐市场,且很快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娱乐活动。当时上海电影院为弥补逐年下降的票房,实行多种经营,建起了咖啡厅、录像室及电子游艺室,以满足观众多层次娱乐需求。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2017年,上海大戏院完成重建,外观如同一块悬浮在地面上的巨石

停业和重建2011年1月,上海电影院因年久失修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停业整顿。2017年,上海大戏院完成重建。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2017年完成重建的上海大戏院,外观如同一块悬浮在地面上的巨石

      外观如同一块巨石。重建后的上海大戏院,外观如同一块悬浮在地面上的巨石,所有楼层表皮都被石材包裹,放弃窗户等开口,凸显出向内的天光。剧院的入口和售票区向建筑内部退进,形成一个半开放式的公共广场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硕大的戏院名题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周慧书法大师的手迹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  重建后的上海大戏院的外门厅

现在的功能。 上海大戏院,现在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继艺术剧院、D6空间、戏剧沙龙、1933空中剧院、1933微剧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之后运营的又一剧场空间,将上演以主流经典戏剧、上海人文戏剧、创新实验戏曲为主的各类演出,同时也将成为观众交互的新空间。

 

       此次改造重建后的上海大戏院,有一个拥有300个座位的中等剧场,以及一个多功能厅、一座辅楼组成,剧场二楼还专门开辟休闲空间。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重建后的开幕大戏《原野》海报

       重建后的开幕大戏2017年3月31日,重建后的上海大戏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以一出开幕大戏《原野》向经典致敬,和观众一起穿越回1943年10月。

▲上海 <wbr>复兴中路 <wbr>上海大戏院 上海大戏院重建设计师 郭锡恩

      郭锡恩1965年出生于菲律宾,先后在哈佛大学和伯克利大学学习建筑,郭锡恩在亚洲负责过多个项目,为纽约的多个建筑事务所工作。

     中国上海的如恩设计研究室设计的上海大戏院,入围了2017 WAF世界建筑节大奖。

       在上海大戏院建筑设计师、如恩设计创始合伙人郭锡恩看来,他更希望这个新建筑带来一种静止、平静、庄严的体验。 “我希望人们能够安静下来,专注于戏剧。”

    请点击:命运多舛的上海大戏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