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军工路沪江大学(5)思孟堂思雷堂思福堂思魏堂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杨浦区 |
上海市第二、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群



↑
思孟堂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纪念孟嘉德而命名思孟堂。该楼命名为思孟堂,其缘由是纪念孟嘉德(ARTHVR SITGREAVES MANN)牧师。1907年7月29日,孟嘉德在中国因营救落水者而同溺于水中。思孟堂为纪念他而命名为思孟堂。

孟嘉德是纽约州水牛城知名内科大夫Matthew D.Mann的儿子,耶鲁1899年毕业生。他曾在圣公会普世神学院(General Theological Seminary )学习,去世前被派往上海圣约翰书院(后为圣约翰大学校、华东政法学院)任教,教授哲学。

↑
思孟堂建筑入口设在中部,入口上方为凸窗

纪念西差会总干部之Richmond而名。思雷堂由美国南浸礼会差会拨款建造,1922年落成,耗资3.21万美元,思雷堂系为纪念西差会总干部之Richmond而名。现为第一办公楼(能动学院办公楼)。
思福堂建于1936年,原为女教职员宿舍,为纪念美国佛吉尼亚州Henrietta
Hall Shuck夫人而名。又称弗吉尼亚堂。现为国际交流中心。
思福堂为砖木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开窗方正,白色仿石窗套与清水红砖墙形成色彩对比,南立面有浮雕式圆拱,卷草纹装饰的牛腿支撑阳台,三角形山墙外露名木框架。
思魏堂历史。思魏堂于1937年5月建成,位于大学礼堂北侧,为大学礼堂与思魏堂的联体建筑。上层为礼拜堂,下层设教会办公室、教员休息室,并在此举行30周年校庆活动。是为纪念沪江大学第二任校长魏馥兰博士而募建。是沪江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
思魏堂建筑风格。思魏堂大礼堂整体为二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平面呈“L”形,两翼分别为大、小礼堂。立面设壁柱,底层平券窗,2层尖券窗,窗框仿石砌,主入口弧拱券,入口厚墙线脚。窗洞由细柱分成竖向长窗,增强了垂直感,体现出罗马风风格。
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1870年出生于美国。1891年被美北浸礼会派遣来华,在浙江省传教。1911年至1926年出任上海沪江大学校长。1936年退休回美。
按语:截止本博文止, 博文已介绍完了沪江大学的7幢思*楼。后续将介绍沪江大学其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