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华山路范园(2)

(2017-08-02 00:30:19)
标签:

杂谈

分类: 长宁区
长宁 华山路1220弄   范园(2)
 范园2号孙仲立故居    范园4号张仁奎 故居   范园始建于1916年
范园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247

上海华山路范园(2)
        本篇博文范园(2)将介绍630号(今2号),中孚银行创始人孙仲立寓所;628号(今4号)住过上海青帮头子张仁奎寓所。
                   ★                              ★                                     

      原海格路630号(今华山路1220弄2号),中孚银行创始人孙仲立旧居
上海华山路范园(2)

      走进华山路1220弄范园弄内,第一栋建筑就是630号(今2号),中孚银行创始人孙仲立、中孚银行创始人孙仲立寓所。

       从上图看建筑, 此立面可能是该建筑的背面,其正立面可从华山路上望。但因围墙的缘故,建筑的正立面不易看到。

上海华山路范园(2)

                      孙家祖老太爷是晚清光绪帝师孙家鼐(1827~1909)

                   今华山路1220弄2号(还有6号)均为孙氏家族产业

      孙家的祖老太爷是晚清光绪帝师孙家鼐,他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的创办人。其孙孙多鑫、孙多森、孙多、孙多炎,在1897年来到苏州河边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面粉厂——阜丰面粉厂,后来又在外滩滇池路上,盖起了中孚银行大厦。这两栋小楼原是孙多和孙多炎的,他俩的儿子孙伯群和孙仲立继续住在里面,后来成为孙氏家族企业的首领。请点击:孙家鼐家族在上海

       范园中有两栋是孙家造的,一栋是华山路1220弄范园内的630号(今2号), 范园中最靠华山路边的、白净四方的那栋,现在是长宁区有线电视台的办公处;另一栋是靠里面的即华山路1220弄范园内的632号(今6号)

      49年后初, 范园今2号和今4号,曾作过上海电影厂的职工宿舍,住在范园的有著名演员高博,音乐家朱践耳,指挥家曹鹏等。

上海华山路范园(2)

       从华山路沿街围墙中观望630号(今2号)中孚银行创始人孙仲立寓所

       中孚银行成立于1916年,总行设在天津北马路,是由孙多森(李瀚章的外孙)、孙多钰(李瀚章的孙女婿)、孙景西(元方)等创办的。中孚银行股权几乎全在孙氏家族手中,成了孙家的家族银行。孙仲立是孙氏家族一员。

       第一家开展国际汇兑的中国商业银行。中孚银行成立以后建立了现代的企业管理体制,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中孚银行是第一家开展国际汇兑的中国商业银行。开业不久就积累了大量的存款,取得了可观的金融利润。

        中孚银行上海分行中孚银行于1916.11,在上海仁记路(今滇池路)开设分行,1929年,中孚银行总行牵来上海。请点击我博文:上海滇池路103号中孚银行

上海华山路范园(2)

   从华山路沿街围墙中探望630号(今2号)

     孙仲立。1936年中孚银行总经理孙仲立,作为中国资本家代表出席了第二十届国际劳工大会。
      孙仲立 (豫方 ) 曾任上海阜丰面粉厂(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机器面粉厂)总经理。上海阜丰厂的 “远东第一大仓” ( 圆筒麦仓) 和三车间 (三厂) 以及职工子弟小学 、职工医院 ,均是在他任职期间办起来的。

★                              ★                                     

↓  原海格路628号(今华山路1220弄4号),上海青帮头子张仁奎旧居

上海华山路范园(2)
1927年张仁奎辞职迁居上海,1944年12月底,谢世于上海范园(今4号)

张仁奎坐镇范园民国年间,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人政客发生矛盾,几乎总是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张仁奎)出面调解。

1929年上海发生了中国国货银行总经理朱成章遭绑票案,当时曾哄动上海。银行界因为朱成章出事,人人自危,筹商应付的办法。结果,由交通银行钱新之请出了张仁奎,把张仁奎供养在海格路范园(今4号),以示镇慑。不少军政官员及商界人士得知张仁奎系青帮大字辈,也前来拜师,一时间范园门庭若市。

上海华山路范园(2)

                张仁奎(1865-1944),旧上海青帮的重要头目

张仁奎又名张锦湖。山东省滕县沈庄村人(今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北沈庄村),字锦湖(又字镜湖)。旧上海青帮的重要头目。为青帮“大”字辈。贩私盐出身。

“张大铡刀”张仁奎自幼家贫,在与地痞流氓的不断实战中练得一身好功夫,只是没钱买把像样的兵器——用的是铡草的铡刀,人称“张大铡刀”。

武秀才。光绪十五年(1889年),滕县开科考武秀才,张仁奎力挫众人,得了头名,有了在家乡开设武馆教徒弟的资本,几年下来,在十里八乡也有了点名气。

1927年迁居上海。早年曾在冯国璋的苏军第七十六混成旅任旅长兼通海镇守使,驻防南通。曾拜张春为老师。1927年告老辞职,迁居上海。在上海时,开香堂,收徒弟,弟子众多。

上海华山路范园(2)↑  张仁奎上海范园(今4号)旧居

张仁奎收徒弟相当讲究,无前途者不予考虑。他的徒弟有军阀韩复榘和蒋鼎文、上海银行公会会长陈光甫、交通银行总经理钱新之、中央造币厂厂长韦敬周、汪伪政权外交部长夏奇峰、宣传部长林柏生等等。后来崛起的“上海三大亨”与张仁奎也颇有渊源:黄金荣是弟子;杜月笙是徒孙;张啸林则是师侄。

张仁奎的名气,并不在于他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他的徒子徒孙们遍布军政商学界,而且多属社会名流,以致蒋介石都想投帖子拜到他门下,后来蒋当了国民党总裁,仍然恭恭敬敬叫他“张老太爷”。

上海华山路范园(2)

张仁奎谢世于范园日本人屡次上门对张仁奎威胁利诱,要请张“出面主持工作”。张仁奎不为所动,可一则年纪大了,二则时常对日本说客动怒,以致忧愤成疾,一病不起,在1944年12月底,谢世于上海范园——离抗战胜利仅剩8个月了。

蒋介石为之题词第二年春,在尚属于“陪都”的重庆,党政军商学各界千余人为张仁奎举行了追祭仪式,蒋介石亲自为之题词“海岱硕望”,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张仁奎,“以彰忠义”。

请点击:民国大佬张仁奎:门生皆将校 80岁仍挫败日本剑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