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2017-05-16 00:30:20)
标签:

杂谈

分类: 徐汇区
徐汇 五原路288弄3号
曾是民国广东省主席陈济棠的产业   张乐平故居   建于上世纪30年代 
徐汇区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五原路288弄的弄堂一侧的一溜白墙上,展现了一组“三毛”的壁画

      张乐平故居对社会免费开放

 

      见上图,弄堂一侧最里建筑就是五原路288弄3号张乐平故居。1992年张乐平辞世之后,家人把他原来的生活状态,包括一些资料和作品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2015年,徐汇区顺利完成了五原路288弄3号张乐平故居的整体置换工作(原来的一楼有他人居住, 现已通过置换, 一楼划入张乐平故居)和保护性修缮之后,全面启动故居的筹建,张乐平先生的子女整理和捐赠了285件遗物。2016年2月8日对社会免费开放。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徐汇区政府将张乐平故居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铭牌

       1950年6月,张乐平一家由组织安排,从衡山路上的衡山公寓搬迁至五原路。1949年前,这里曾是民国时期广东省主席陈济棠的产业。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1949年,画家张乐平在电影《三毛流浪记》的拍摄现场与演三毛的小演员在一起

“七上八下”的“儿童乐园”。当年和张家一起搬来的,还有电影人韦布一家。韦布是上官云珠的堂兄,张充和的小舅,《大决战》导演韦廉是他的儿子。1949年,昆仑影业推出电影《三毛流浪记》,韦布是制片人之一。1954年由冯奇、 于洋、 孙景璐等主演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韦布也是制片人。

 

韦家和张家关系非常紧密,原来在衡山公寓便是邻居,搬来五原路之后,又一起住进了288弄3号。韦家的孩子也很多,有兄弟姊妹八人。张乐平有七个孩子,家住在楼上,韦布家住在楼下,正好是“七上八下”,而他们那幢3号小洋楼,也就成了五原路288弄里著名的“儿童乐园”。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张乐平故居一楼为故居展厅,展出了“三毛”故事和张乐平的创作,二楼复原张乐平先生居住时的原貌

      张乐平1950年6月至1992年9月在此居住了42年。期间创作了大量漫画、国画、年画、速写和彩墨画等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上图为故居的正立面。 感谢故居工作人员为我松开了链子, 使我得以进入并拍摄

      故居构造张乐平故居建于20世纪30年代,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占地面积约261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机平瓦坡顶,有出檐。外立面简洁,仅入口处有几何形装饰线脚、阳台栏杆为铁艺。内部钢窗及地板保存完好,外部近年已经修缮,南向一层的原客厅入口已经改建,封门设窗。花园不大,两颗大树的枝叶伸出墙外。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进入一楼张乐平的故居,就迎面看到张乐平先生的塑像,一楼是展厅

      故居内展陈的作品、遗物,数量众多,品类丰富,涵盖了先生艺术生涯中创作、收藏的文物精品,反映了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与生活历程,显示了他高深的艺术造诣与独特的生活旨趣。现在,修缮后的故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实物展品,还原了张乐平这位平民大师的生活场景和对艺术刻苦专研的过程。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张乐平(1910.11.10 ~ 1992.9.27)

      张乐平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多个春秋。1949年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解放日报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任专业画家。80年代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漫画世界》主编。其漫画以政治讽刺见长。1949年后还画了三毛在新时代的经历系列画集,共出版10多部三毛形象的漫画集。

       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 三毛之父张乐平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

      很多人认识张乐平,都因为三毛,但其实三毛只是张乐平作品中很小的一部分。他涉及的绘画门类很多,他甚至也搞过服装设计和广告设计。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通过楼梯拾级而上, 进入二楼,探访大师的人生足迹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张乐平在二楼的书房兼会客室中留影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二楼是张乐平的书房兼会客室

       最重要的空间整个家里最重要的空间,当然就是张乐平的书房兼会客室。如今屋内的陈设,基本就是五六十年代张家家庭生活的原貌。

       平日里张乐平就一直在书房作画,而他们七个孩子则在边上玩耍嬉闹。几个人一起绕着张乐平奔跑。处在喧闹中心的张乐平却从来只管自己作画,从不说他们什么。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此为张乐平的书房里, 他几十年来构思、创作、绘画的桌椅

      还原大师生活场景的房间允许观众进入“我们的名人故居是希望能让观众走进的,而不只是走近的。”徐汇区副区长王宏舟强调。

在张乐平故居二楼的生活空间里,与一般的故居常在房门口设一个“围挡”有所不同,先生的书房、卧室、其子女的卧室等观众都可进入室内观览。“既然开放,就要让公众走进来,走进大师的生活空间,才能感受故居独有的气息。”名人故居不是只能从外面看,不必设置太多禁忌,理应有更多人性化的宽松氛围。

张乐平故居 还能拍照,这是参观者意想不到的大大福利噢。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张乐平卧室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1946年夏张乐平和妻子冯雏英合影

人们也许不知道,很多三毛故事的四字题目,其实都是张乐平太太冯雏英给起的。张乐平喜欢孩子,太太冯雏英就给他生了一堆孩子,大大小小,男男女女,总共七个。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张乐平卧室  

       张乐平家文革中也被抄家张乐平数十年下来所创作的漫画手稿,数量也颇为可观,不过“文革”中毁掉了一些,遗失了一些,留下来的很多又都捐掉了,最终还留在子女手中的画作其实并不多。比如家喻户晓的《三毛流浪记》,其手稿在“文革”中历经磨难差点毁于一旦。

  张乐平儿子张慰军记得很清楚,“有一次,父亲挨完批斗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灰色的包,他从包里掏出很多碎纸片,那是《三毛流浪记》手稿的碎片,一边掏着他自己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家里人看了都很痛心……”

 

 

      张乐平的好酒在文艺圈子里是“有名”的。“文革”抄家时,红卫兵在张乐平吃饭的桌子对面贴了一张大字报,上书:张乐平不准喝酒。然而他依旧视而不见,禁而不绝。不但偷偷喝,还就对着大字报喝,喝完再把酒杯藏进桌子的抽屉里。“他后来自己想起也颇觉好笑,觉得那就是一幅漫画。”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三毛与“三毛之父”的合影,而今就悬挂在张乐平故居卧室的墙上

      台湾作家三毛曾两次前来五原路288弄3号拜访张乐平,一次是1989年,一次是1990年,两次来沪,她都住在原先张家子女住的那间房间里(见下图)。当时摄下的三毛与“三毛之父”的亲热合影,而今就悬挂在张乐平故居卧室的墙上。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张乐平子女房间
      台湾作家三毛曾两次前来五原路288弄3号拜访张乐平,她都住在原先张家子女住的那间房间里, 见上图。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院内花园布置简朴,西南角矗立着三毛雕塑

张乐平最著名最重要的作品毫无疑问,“三毛”是张乐平一生最著名也最重要的作品。“三毛”诞生于1935年的上海,抗战胜利后,《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的先后推出,让这个孤苦伶仃的旧社会底层流浪儿童形象刻入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底。

上海五原路张乐平故居↑  当年,演三毛(右)的小男孩叫王龙基(左),见上图

      当年,演三毛的小男孩叫王龙基,今天,王龙基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

      王龙基,著名音乐家王云阶之子。童年时代参加过《艳阳天》、《新闺怨》、《三毛流浪记》、《母亲》、《两家春》等影片的演出,最大的成就是8、9岁时塑造了《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形象,较好地把握住讽刺喜剧表演风格的特别要求,显示了自己的艺术天赋。成年后成为企业科技专家,担任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

       按语: 张乐平故居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五原路288弄3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 9:00am-4:30pm(4:00pm后不能进入)  

     电话:021-64183811      票价:免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