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 人民路 四明公所

(2016-12-21 15:20:14)
标签:

杂谈

分类: 黄浦区
黄浦  人民路582号
 四明公所   宁波会馆   建于1797年

△上海 <wbr>人民路 <wbr>四明公所
  人民路582号 四明公所正立面

人民路四明公所创建于1797年,今仅存大门和围墙。现四明公所仅存红砖白缝的高大门头一座,上刻定海贺师章书“四明公所”四个金色大字(现状是金色荡然无存,只剩斑驳和模糊不清)。1977年12月7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27日被调整为上海市纪念地点。

四明公所又称宁波会馆,浙江宁波旅沪同乡于清嘉庆二(1797年)始建,至八年(1803)正式建成并成立宁波同乡会。它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其中建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房屋20间作寄柩用、余后作义冢之地(义冢主要职能是掩埋、停厝及运送客死异地的同乡灵柩回籍)。以后又建歇山顶正殿五楹及硬山顶廊庑多间,供奉关帝等用。

△上海 <wbr>人民路 <wbr>四明公所
                                     清末民初时的四明公所

四明公所集聚的是宁波旅沪商人,宁波商人是上海势力最大的商帮。四明公所作为宁波旅沪商人的主要平台发挥着重要领导作用。四明公所是培养宁波帮领袖的“黄埔军校”。

1910年宁波旅沪同乡会正式成立,更多地承担起维护同乡利益的责任,而四明公所原有的职能逐渐减少,四明公所内设学校,从事一些救济、施药等公益服务,原坟山、丙舍迁出,改建为市房。


△上海 <wbr>人民路 <wbr>四明公所

轰动上海的1874及1898年两次“四明公所事件”

1849年后公所地产划入法租界,租界当局认为,随着上海开埠、租界开辟,城市日益繁华,停厝于公所丙舍、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的寄柩,不仅成为具备近代卫生防疫知识的中外人士关注的焦点,亦成为近代史上著名的两次“四明公所事件”的导火索。

第一次四明公所事件

1874年,法租界公董局认为四明公所附近人口稠密,公所里的坟墓有碍卫生,是传播疾病的巢穴,计划修筑一条穿越四明公所的道路来迫使其迁出租界。宁波同乡会则一再请求公董局将道路稍为向北迁移,表示愿意承担筑路费用。5月3日下午,300多名旅沪宁波籍人士在四明公所门外与法国巡捕发生冲突,随后冲向路政工程师佩斯布瓦住宅,佩斯布瓦向人群开枪,打死一人。于是事态更为扩大,宁波人包围了公董局,焚毁法国人房屋40多间,法国水兵上岸镇压,打死华人数名,伤20多人。法国领事葛笃不愿引起更大的麻烦,迫使公董局放弃这项筑路计划。

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

1898年5月,上海发生鼠疫,法租界公董局重提筑路一事,再次与宁波同乡会发生冲突。7月16日,法国总领事白藻泰命令水兵和巡捕占领四明公所,并拆除围墙。当夜发生抗议游行。17日早晨,白藻泰下令镇压,法国水兵在十六铺和四明公所枪击示威者,打死17人,伤20多人。血案引发全体旅沪宁波人的一致停工罢市抗议,最终四明公所的地产大体得以保留,只让出一小部分开辟了宁波路(淮海东路),代价是中国方面同意法租界再次扩展。

△上海 <wbr>人民路 <wbr>四明公所       剖析这两次四明公所事件,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下文,分析和给出了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说法,并非一味地强调所谓的反帝。
       两次四明公所事件,这一问题的症结,实在于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与近代科学理性间的矛盾冲突。租界当局的担忧不无道理1890年夏,上海附近曾发生鼠疫。1895年初夏,北京、香港等地瘟疫爆发,人口大量死亡,在上海的中外人士更是谈“疫”色变。请点击参阅上海社会科学院 - 四明公所的厝柩问题

△上海 <wbr>人民路 <wbr>四明公所

49年后的四明公所:

上世纪50年代,仅存四明公所门头、戏台、大厅、二厅以及大量碑石,由人民路第二小学和幼儿园等单位使用,一九五九年四明公所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幼儿园等为造新舍,将戏台、大厅等建筑拆迁,移建至青浦淀山湖大观园,仅被保留下四明公所的门楼。

1998年筹建中国人寿大厦时,仅存的门楼又被整体平移23米,西侧用新设计建造的屏风玻璃与邻接的人寿大厦高楼相隔离以慰历史,它的遗址仅存红砖白缝的高大门头一座,上刻定海贺师章书“四明公所”四个金色大字……


△上海 <wbr>人民路 <wbr>四明公所      当年为保卫四明公所, 所谓的爱国的国人甚至为此付出生命, 发生了血案。可笑的是, 面对如今这座孤零零的门头一座,我窃笑:咋现在就没人来抵抗拆迁了呢?
△上海 <wbr>人民路 <wbr>四明公所      四明公所戏台也即现在的青浦大观园戏台 原位于市区四明公所内,戏台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供奉关帝,旁供土地(祠)。祀祈酬神常有演出活动。1989年,上海市园林管理处将此戏台移建于青浦大观园红楼梦系列景点内..

      按语
     
四明公所既然于1977年12月7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不禁疑惑:这保护单位,现在这里除了门头一座,保护和保留下什么了呢?如要宣传所谓的反帝, 那就先看看事实真相,那就请点击参阅上海社会科学院 - 四明公所的厝柩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