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崇明 城桥镇 崇明学宫

分类: 崇明区 |
崇明学宫


崇明学宫(现是崇明区博物馆),作为岛上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之一,崇明旧时的学宫目睹了崇明的落落起起,它在岛上曾既是专门祭孔的场所,最早建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也是官办的地方学府,屈指算来,也已经有近900余年历史,随着饱受风潮侵袭的岛县更是屡建屡圮。


↑1981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4年5月成为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崇明学宫,始建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是上海仅存的三座行宫之一(崇明学宫、上海文庙、嘉定孔庙),也是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是上海市AAA级旅游景区。
学宫有殿、宫、堂、厅、祠、阁等建筑群,建筑艺术精湛。清代曾10次重修。民国以降,崇明学宫曾被小学和其他单位使用。经过近年来的三次整修,逐渐恢复了当年的格局,占地面积扩大至23.21亩,成为上海地区面积最大的孔庙。

学宫主要建筑有东西牌坊、棂星门、泮池、登云桥、东西官厅、戟门、乡贤祠、名宦祠、忠义孝悌祠、大成殿、东西庑殿、尊经阁、崇圣祠等明清建筑群,气势恢宏,规模壮观。

学宫是元泰定四年(1327年)始建庙学合一的建筑群。1913年起,学宫内开办学校,崇圣祠、尊经阁等均作校舍。1942年,日寇强占学宫,将儒学署改作营房。学宫大成殿和东庑西庑毁于战火。1946年后,学宫曾先后作校舍,古建筑被改成教室、宿舍和办公用房。1966年起,学宫又被县社队工业局、县科委等多家单位使用。1981年5月,学宫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5月,又被列为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在原址修复大成殿、东西两庑建筑。2001年,修复明伦堂、仪门。

↑大成殿
布置在学宫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内的“崇明岛史与古船”陈列,由序厅和六个单元的内容组成。其中,展出的两艘唐、宋古船,是目前上海地区独一无二的珍贵文物,堪称镇馆之宝。


布置的尊经阁和崇圣祠内的“崇明民俗”陈列,则通过集镇、民间家庭居室、农耕、纺织等生动逼真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