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 延安中路 严载如故居

(2016-11-16 22:07:20)
分类: 静安区
静安 延安中路816号
“严同春”商号主人
 
 严载如故居  建于1934年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107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上图:严载如故居南面和东侧

探究延安中路816号名为“严同春宅”。 但其真正的主人,并非是“严同春”。“严同春”并非住宅主人的姓名,而是延安中路816号严载如的商号名。

延安中路816号,真正主人叫严载如,上海人,鸣社诗家。延安中路816号严同春(商号)经营沙船商、房地产1956年公私合营之际,严载如将此宅交由房管部门接管。

每逢佳节忆前贤

                           (右)海上诗人严载如先生

严载如(1897~1992),名昌堉,斋名渊雷室,三佩簃,号二民居士,上海人,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学者、商人、收藏家。书法精于篆隶,国画擅长山水、花卉。鉴定精审,也富收藏。如藏董其昌书法50多件,有吴昌硕为书引首,张大千画董其昌像,吴湖帆加以题识者。诸艺之中,于诗词最精。著有《写忧剩稿》、《海藻》、《宣南游草》《云间两征君集》等。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上图:“截后余生”严载如故居南立面和西
南立面
距离延安中路高架仅为步之遥

 

     后余生”的严载如故居住宅总体布置为中国传统的两进四合院型,造型和装饰则大都采用西方形式,只是在外观上略加中国图案。

1998年延安路高架建设时, 此故居的第一进被拆除, 现在延安中路816号看到的建筑, 是保存下来主楼第二进及其后的四合院和花园。曾由仪表局使用, 现为《解放日报》报社使用。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上图:严载如故居正立面

严同春故居1934年建,砖木结构三层楼花园住宅,建筑面积5393.62平方米。住宅总体布置为中国传统的两进四合院型,造型和装饰则大都采用西方形式,只是在外观上略加中国图案。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延安中路816号门口,还有一块“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原为严同春住宅。林瑞骥设计,砖混结构,1933年建造。”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107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上图:严载如故居东南角的附楼立面

主楼横向布置于基地南面,附楼布置于主楼东北角;主楼设前后院,东侧为一片草坪并植有花木,筑有水池、曲桥、凉亭、石笋等。曾为市仪表局所在地。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严载如故居附楼连接廊楼,布置于主楼东北角

为适应业主“五世同堂”的要求,住宅楼第一进的底层有大厅、后厅、接待室、会客室等12间,第二进有客堂间、客次间、书房和餐厅等10间。二层和三层都是前楼12间,后楼10间,均为起居室、卧室和休息室。整个住宅楼共有房间71间,仅卫生间就有30多间,而且71个房间都能贯通。该宅水泥梁柱间的雀替(牛腿)仿中式木雕;女儿墙柱端仿云纹圆柱;木扇门上玻璃框格和裙板的中式图案非常精美。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有顶廊屋
       严载如故居东北附楼立面,连接长排的类似高架道路的有顶廊屋,廊屋是连接二进和三进之间的通道。
       穿过长排廊楼就是下图的四合院。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故居二进的北立面, 是中国传统的两进四合院型,造型和装饰则大都采用西方形式,只是在外观上略加中国图案。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延安中路816号西侧,与延安中路830号谢善葆故居仅一墙之隔,上图为隔墙。

上海 <wbr>延安中路 <wbr>严载如故居
                        延安中路816号西侧围墙上有古朴的雕刻

按语:

      撰写本博文的两个收获,一是知道了
延安中路816号原来的主人, 并非是俗称的严同春, 而是严载如先生。二是通过对照片上建筑的分析,以及网上资料的研究, 已初步掌握了此建筑的基本布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