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
江苏路155号
中西女塾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建于1917年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8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155号
现址原为美国监理公会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中西女塾(初在今汉口路近西藏中路处办学,宋氏三姐妹曾在此就读。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在上海中西女塾读书时的宋庆龄
上图为首任校长海淑德(美国监理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女宣教士--海淑德)。
中西女塾(1892年在今汉口路近西藏中路处),后由中外人土捐款和学生义演募捐,购进忆定盘路(今江苏路)经家花园用地89亩建校,于民国6年(1917年)迁入现校址江苏路155号。
民国18年(1929年),中西女塾向国民政府立案,聘请杨锡珍为首任华人校长。第二年改为中西女子中学。民国25年(1936年)12月,薛正为第二任校长。1952年与圣公会创办的圣玛利亚女中(张爱玲母校)合并成为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1953年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合并改为市三女中至今。
中西女塾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医学专家、艺术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遍及海内外。前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中国科学院院士黄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亚珠、闻玉梅、文学家张爱玲、艺术家顾圣婴、黄蜀芹、美国俄勒冈州副议长邓稚风等皆毕业于该校。
中西女中1948级毕业合影

按语:
由于这里是学校,就如同上海的其他学校一样,外人是无法进入其中拍摄的,只能在外拍摄一些外景。该学校的几幢优秀历史建筑,也无法见到真容。但我大费周折,
如东几张如下的图文。
↑ 中西女塾主要历史建筑之一,一是建筑名为景莲堂之正立面,现为市三女中五四楼
景莲堂,现为市三女中五四楼,建筑特色:
建于1935年,是基督教美国监理会利用在汉口路、西藏路原中西女塾旧址上出租给扬子公司建造扬子饭店的15万圆租金建造的。建筑平面为倒『T』字形,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属哥特式美国学院风格。景莲堂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主体部分立面为三层,尚有一层为顶层
↑
景莲堂大堂内景
↑
中西女塾主要历史建筑之二,五一楼正立面
五一楼,建筑特色:
建于1922年,位于五四楼的东侧,建筑面积为8.8万平方英尺。当初这幢建筑是美国基督教南卫理公会的女教徒以及中西女中的师生募捐建造的宿舍楼,可容纳450名住宿生。这幢大楼呈马蹄形,南北对称,建筑风格和五四楼十分相似。底楼正中是小礼堂,当时被称为『海涵堂』。礼堂左右两边是走廊,分别通向宿舍区的楼梯。十根白色的水泥柱子牢牢地支橕着走廊的屋顶,柱子和柱子间形成的门洞和五四楼的门洞风格完全一致,是柔和优美的弧线托起的尖顶。四楼的22个老虎天窗也是尖顶红瓦。
↑
五一楼鸟瞰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