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 杨树浦路2086号,
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原上海国棉九厂)
创建于1895年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YP-J-012-V
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正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商在华棉纺织业的最早开拓者——上海纺织株式会社进入中国
本文中所展示的是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近杨树浦路临青路,原为上海国棉九厂)的原办公楼。而其身后的大批厂房已拆除得荡然无存。也就仅剩下紧靠杨树浦路马路边上的2086号上图的独幢建筑。
此处将是未来的上海市滨江发展组成部分,可能是所谓的北外滩延伸吧。杨树浦路上曾经是上世纪近百年的密集的工业遗存所在地。

2011年2月22日,此建筑被杨浦区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2015年9月22日,被市府列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YP-J-012-V
该企业名为:上海国棉九厂,又名为:上海第九棉纺厂。

上海第九棉纺织厂创建于1895年,是全国纺织工业大型骨干企业之一。全厂共有职工9800余人,全厂有11万纱锭、1700台布机,7000名职工。生产的三大名优产品:西湖牌柳丝绸、金莲牌涤棉布、红狮牌(艹宁)麻纱线,驰名国内外。
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老办公楼正门。
2014年前,已拆除了该厂的全部厂房。2014年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老办公楼修缮工程由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机关名称)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老办公楼西端。弧形转角。
面对这幢如涂脂抹粉般的修饰一新,但又是那么的形影孤单的老办公楼,我深为感叹:在大杨浦,纺织企业就有几十家,万人大厂比比皆是。纺织工人几十万人之多,是杨浦的一大风景线。而今众多纺织企业纷纷倒闭,只有断壁残垣,满目疮痍了。呜呼。已找不到踪影和昔日的辉煌了。
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老办公楼西端弧形转角
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老办公楼东端。同为弧形转角。
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老办公楼东端。同为弧形转角。

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老办公楼东端有块巨石,上面刻有“杨浦滨江”四个字。
杨浦滨江有15.5公里长的滨江岸线,目前已建成功能性项目约77万平方米。杨浦区将加快推进复兴岛以西的开发建设。推动以九棉创意经济城等重大项目为代表的黄浦江北岸创意创新产业基地建设。
在和这儿的保安的交谈中,我问,现在这儿派什么用场?保安答复:现在这里主要是接待领导来视察。
作为杨浦滨江规划的组成部分,杨浦区将加快推进复兴岛以西的开发建设。这儿将建成九棉创意经济城。

广德路上工业遗迹。广德路是一条垂直于杨树浦路的小马路,通往黄浦江。
我在杨树浦路上就看到这座塔形建筑。问这儿的老人,他们说这是瞭望塔。我就前往观看和拍摄。
谁来凑巧,正当我拍摄时,路边有一个中年人在看我拍摄。从他口中获知,他就是国棉九厂的职工。此建筑原来是厂里生产用的水塔。塔顶是大水箱,塔身里是上下水的管子。
原来水压低时,生产上就用这水塔。后来水压大了,这水塔也就弃之不用了。

按语:为本博文摄影,我大概只用了20分钟。但为了搜集、补充上海国棉九厂的前世今生的资料,我在网上动用了多个中文搜索引擎(百度、360搜索等),花费了数小时,但结果是微乎其微,几乎为零。搜集这些资料太难了!所以,本博文的历史资料,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我也深感弥足珍贵。
另:当我第一次看到“上海第九棉纺织厂创建于1895年”,我就对1895年这个年份感到疑惑。怎么会是清末年代呢?但后来我从网搜上我获知,日本于1890年清朝年代,就已进入中国棉纺织市场,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是日本入侵中国后,才开办的纺织厂。这真是长姿势啊!
我还想问一句:为什么小小的日本,至今还有2万多个百年老企业,我中国老企业就是死路一条呢?这也是中国特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