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古诗欣赏课——走近李白
执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实录】
一、课前。
1、师:你喜欢哪首古诗,谁来诵诵?
生背诵古诗。
教师评价:
这位学生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富有感情,热情奔放。
这位学生的背诵含蓄凝重。
一名学生背错,(当堂流泪了)教师及时鼓励,努力消除学生一时的阴影。
你为什么会背错呢?是紧张。在课堂上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是反常的。失败乃成功之母。
2、师:这么多的诗人中,你比较喜欢哪个诗人?
生:我喜欢李白,喜欢他豪爽,情感丰富,奔放。
我喜欢陆游,因为他喜欢爱国。
我喜欢李清照……
师:看得出,你崇尚男女平等,尊重女士。
3、中国是诗的王国诞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今天,让我们走近诗歌王国中最亮的那颗星——李白。出示题目,音乐起。
二、了解李白。
1、你了解李白吗?
生:李白年轻时代豪迈,后半生忧郁,悲伤情怀。
师:是的,李白前半生积极入世,后半生非常超脱。
生:他是诗仙,有许多著名诗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师:他学了一生的才学,称为诗仙,除了诗仙,还称他是什么仙?
他又是酒仙,集诗仙和酒仙于一体,简称李白是仙。板书:李白是仙
2、让我们看看杜甫的诗歌,前四句就是赞美李白的,师诵读,学生齐读。
《饮中八仙》
李白斗酒是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3、教师讲述故事
李白斗酒诗百篇……
我们再诵诵,诵出李白的豪情。
那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特点呢?
三、走近李白。
(一)《望庐山瀑布》
1、教师诵诗。
指名学生诵诗。
有朗诵风格不一样的吗?评价:庐山瀑布气势在她的朗诵中在她的眼中。
2、齐诵。
3、老师到过黄山和泰山,只看到过白色的云烟,从没有看到过紫色的云雾?但在李白的眼里为什么是紫色的呢?(教师说,希望在课堂上听到不同的声音)
学生交流:喝醉了;光线的折射;紫色是华贵的;朝霞的折射等等
4、教师小结紫烟产生的原因。
5、师:这紫色的云烟升啊升啊,升到了哪里?
生:天空、天宇、宇宙
师:这种景象你见过吗?这样的景象只有诗仙看到,这是仙境那。
板书:恍若仙境
指导朗读:要读出虚无飘渺的感觉
6、你认为哪里写的好呢?
“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是夸张,你可以用哪两个词语形容?
特别极其极度
7、疑是……这是什么呢?这是怎样的想象?
生:大胆的想象非同寻常的想象惊人的想象奇特的想象瑰丽的想象
巧妙的想象美丽的想象特别的想象
老师概括为“神奇而美妙”的想象。
8、师:李白的诗歌把我们带进了奇妙的空间,他诗中有奇特想象。谁再来读读。
生朗诵。
评价:你读第一句的含蓄,为了第三句的高昂,读出了第四句的奇特。
生朗读。
评价:诗歌中的阳刚之气他表达出来了。
9、教师情不自禁地再次诵读。
10、诗仙的诗确实不同凡响,后人也想吟诵几句赞美庐山,但想到李白的诗歌,都不敢再写诗歌,怕被别人耻笑,自己没有了颜面。但到了唐代后期,有位诗人徐凝来到庐山,看到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他不管李白曾经写下的诗歌,情不自禁地也写了一首赞美庐山的诗歌。
出示: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师生读诗。
李白将瀑布比作银河,想想他把瀑布比作什么?
生:他把瀑布比作白练
比作一把剑,这把剑几乎把青山削开。
还比作闪电。
师:你们喜欢谁的呢?
生交流。
师:李白的诗歌给人内在的气势,充满浪漫的瑰丽。而徐凝的诗歌太写实了。
苏东坡来到庐山,知道徐凝也写了一首诗,他一看,鼻子一哼,不屑一顾,于是下写下这首诗,看看苏东坡的诗歌。
《戏徐凝题庐山瀑布》
苏轼
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东坡喜欢谁的?为什么?
生:大概李白有人气,名气响。李白的诗有浪漫色彩,大概苏东坡也喜欢浪漫色彩。
教师介绍徐凝的诗歌,其实徐凝写的诗也是很有名的。如……
(二)《夜宿山寺》
1、过渡:李白留下的诗有900多首,继续学习其他的诗,感受其仙风仙骨仙韵。
出示《夜宿山寺》,师吟诵
2、谁来吟一吟?评价:有点味又是一种风格
3、诗歌往往有诗眼,这首诗哪个字是诗眼呢?“高”、“危”。
这里的“危”也是高的意思。
4、从哪里看出高?你的手最高摘过什么?摘过星星吗?只有诗仙想到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诗仙想象。天上的人仙仿佛就在李白的哪里?又把我们带到怎样的境界?
真是奇妙的境界。
5、谁能自己的朗读把这样的意境表达出来。
他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六重天,谁把我们带到九重天?
带到宛如仙境的境界,这就是诗仙的风格。
(三)《秋浦歌》
1、出示:白发三千丈……
2、师范读,指名诵一诵。及时评点。
3、在明亮的镜子里我的头发一夜之间变成了白发。
如果说,上一首诗的诗眼诗“高”的话,这首诗的诗眼诗什么?诗眼是“愁”。三千丈的白
我和你们的忧愁都看不到,而李白的忧愁我们却看到了。三千丈就像李白满腹的忧愁。发就像三千丈的忧愁。许多人写忧愁写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可李白写忧愁却那么夸张,那么飘逸,那么豪放。
极度的夸张,奇妙的想象,这就是诗仙的风格。
4、有人说,李白的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他心中流畅出来的。
(四)讲述李白的故事。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逃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
金粟如来是后身。
教师边讲故事,边解释诗意。
他的高傲,不屑一顾尽显其中。所以,李白是仙,李白是仙。
休息十分钟,再上一堂课,讲李白是人。
板书设计:
恍若仙境
李白诗仙 极度夸张
奇妙想象
一、过渡: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对李白有什么认识?
2、今年是鲁迅逝世70周年。鲁迅说,一个不能产生伟人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产生了伟人而不懂得崇拜的民族更是可悲的。
3、这节课我们讲:李白是人。
二、李白是人
过渡:作为人,就不能总是在仙境中,在夸张中,(擦去上节课的板书)李白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忧愁。
(一)《静夜思》
1、出示《静夜思》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思”
思念什么呢?思念家乡。(板书:思乡)
2、谁用朗读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评价:听出了一点宁静,一点思念。
3、师:像李白这样的诗人,又怎么会把月光当作白霜?难道他又喝醉了?
生:霜是“凄冷”的东西。看到了霜的温度,清冷凄凉,心也像霜一样清冷清冷。
生:他喝醉了,在借酒浇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