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研活动记录——研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练习课》

(2015-09-26 15:16:19)
标签:

武夷山市课题研究

研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练习课》

教研地点: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小宇、祝俊芳、詹灵霞、陈金凤

教研过程

1、詹灵霞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练习课》

2、詹灵霞介绍《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练习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詹灵霞:复习除法,第一课时着重安排计算复习。从口算开始,到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到比较大小,逐层深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第二个环节是笔算,考虑到本班学生对试商不是很熟练,所以安排了试商的练习,希望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试商能力。在计算并验算的过程中,安排了几个平时比较差的学生进行板演,希望通过课堂上的资源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安排估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时间关系,所以后面还有很多练习没有能够进行下去。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复习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复习重点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通过组题的对比练习,学生试商的技巧和速度能有所提高,根据自己口算的功底,能巧妙地利用商与除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来试商。尤其是一些没有余数的除法,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寻找哪个数与除数末尾乘等于被除数的末尾数。在本节课的计算中还隐藏着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计算、比较、研究可以让学生发现: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商的变化;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计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体会如何快速的找出商。计算复习容易枯燥,我根据书上提供的众多练习,选取典型,让学生分析、发现问题,以提高认识能力。养成学生爱思考、会辨析的能力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如果把这类课就上成做作业课,那只会使学生变得更机械。纵观自己的教学设计,觉得,设计还是可以的,有复习巩固的内容,有拉高层次的内容。但这节课上完后,终于再次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之前设想好的教学设计,由于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完整地展现出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以下遗憾:
      1.
、学生的口算能力差异比较大。如复习开始,根据口算训练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速算能力,为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作好充分的准备。于是我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了3种类型的口算题,但实际效果不好,有部分学生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口算还没很好掌握。第2种类型的口算在上练习课时做过,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难点,花费时间较多。
      2
、笔算环节,没有实效,浪费时间。
本来是想让学生在计算中,初步回顾复习内容,然后总结方法的。结果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学生差异比较大,只安排做两题,有的学生做一题用去5分钟,总结方法时学生不能完整地说计算过程,而且出现从未出现的错误,如在试商时把被除数看着整十整百数。现在想想,是否可以改成先练一道,然后让速度快的同学介绍方法,然后其他同学换题目用这个方法进行计算,可能会更有实效。
     3. 
细节把握不到位。如学生在说计算过程时,我急于把计算过程写出来,就没有按部就班地写,商和除数相乘时,应先乘个位,而我直接把得数写出来,这样会给学生产生错觉,容易出错,应一起回顾计算过程。
通过本课的复习,细思量学生的掌握的情况,真是令我担忧。作为老师,面对学生那样的错误真是可以说黔驴技穷。而学生面对繁复的计算不是这儿错就是那里错,也显得无可奈何。不过,也许是刚从六年级下来重新接的班,短短的两个多星期师生之间不能互相适应,以后还得继续努力,多关注学生的实际的学习能力,进一步训练自己的时间掌控能力和紧凑教学环节能力。
      3
、反思交流:
    黄小宇:今天主要复习计算,整个设计,预设比较好,但实际效果没有预设好,为什么?学生在算14×7时,很多学生用的是笔算的方法,怎么口算,应该让学生说清楚。而且在练习填<、>或=时,难度太大,对很多后进生来说比较困难,可以降低点难度,如32×9271,可以改为32×9270,学生通过口算30×9=270,就能确定括号里填什么。板演时,要按笔算的方法演示出乘法、减法计算的过程,如此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祝俊芳:计算课要扎实,不能跳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步步推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