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莹:听王崧舟老师讲座有感

(2016-11-05 21:27:54)
标签:

教育

时评

文化

分类: 【听课评课】

谈谈教师的自我修炼

——听王崧舟老师讲座有感

宁波市海曙赫威斯学校 

王崧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诗意语文”的创始人,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从一串串华丽丽的头衔中,颇能了解大师在中国小学语文届泰山北斗般的地位。

他的教学大气磅礴,从《一夜的工作》到《长相思》,从《枫桥夜泊》到《最后一头战象》,深厚的文学功底,全面的综合素养,灵动的课堂调控,听他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他的管理宽容人性,作为一校之长,他从不摆谱,毫无架子,和教职工打成一片,得到所有老师和家长的尊重和爱戴。他为每一个老师量身定做职业规划,为每一个徒弟的专业成长搭桥铺路, 在他的带领下,拱宸桥小学的师资建设迅猛发展,短短几年,中学高级人数就成为拱墅区的第一名,名师骨干、教坛新秀更是层出不穷。

几年前,曾亲赴杭州拱宸桥小学,在王崧舟特级教师工作室学习。那时的自己非常稚嫩,有幸在大师面前上了一节三年级略读课文《夸父追日》。王老师全程听课、摘录,课后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和剖析,并提出了实用和中肯的改进建议。杭州之行,满满的收获,深深的感动。离别时刻,您说我是个教学的好苗子,鼓励我往名师的方向努力。

老师的讲座《校本修炼教师诗意人生的确证》,不止一次提到了名师的铸造,其中“唤醒专业自觉”这一块内容让我深有感触。讲座中提到了许多位特级教师,每一位都是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勤勉奋斗的大师。如贾志敏老师,上课之前必练板书,每一篇要上的课文,自己一字不错先背下来;于永正老师,从来不用花哨的课件,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能牢牢吸引学生,把课上得扎扎实实。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两位师父。一位是我的启蒙师父张敏华老师。张老师经常带着思考,深入课堂,亲自上课,甚至和徒弟们同课异构,谦虚地让我们这些小布拉斯为她提建议。另一位师父是罗树庚校长。师父的勤奋是出了名的,每次外出听课都带录音笔,现场学习还不够,回来以后继续听录音反复琢磨。他经常放弃节假日为徒弟们传经送宝,国庆小长假还在工作室教我们怎样说课;一校之长,事无巨细,但他每学期都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大量文章,自己还亲自带着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两位师父,用言传和身教证明了一个真理,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和奋斗,你还有什么理由懈怠?

讲座中还提到,想要修炼成名师,有文化底蕴才能走得更远。因此,平日的积累、文化的积淀、精神的富足显得尤为重要。跟随两位师父的脚步,我也默默践行着自己的个人成长计划,现在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常态。

及时订阅《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等核心期刊,始终站在教学前沿,做到与时俱进;每月读一本教学理论书,夯实教育理论的功底;教学遇到瓶颈时,读名师专著,为自己找准名师标杆,激发内驱动力;准备一节公开课,先把跟它有关的所有书籍吃透,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到心中有数;工作出现倦怠时,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追求教育幸福感,坚定自己的教学信念;班主任工作细碎繁杂,从魏书生老师的书中习得班级管理的优秀经验;小学语文老师,要保持一颗童心,所以我经常和孩子们共读儿童文学作品……

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言,修炼的精髓在教师的自我意识,修炼、修行、修心是一体的。只有导致行为方式改变的修炼才是真修炼。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最终要落实到笃行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