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快乐豆豆的故事
快乐豆豆的故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13
  • 关注人气:2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眼看世界---宁波鄞江徒步(4)它山堰

(2016-10-13 09:13:15)
标签:

豆豆的博客

豆豆的故事

教育

旅游

育儿

分类: 豆眼看世界
       10月4日,经过了昨天一整天的野外徒步,大家决定起晚点,睡到自然醒。早上9点半,退房出发。今天我们的计划是上午游览它山堰,吃完午饭后去阿育王寺,然后回家。
         10点半,我们到了它山堰所在的鄞樟乡它山堰村。村子古色古香,我们在村口停了车,步行进入村子。
http://s1/mw690/0031VSL6zy75tNw400wa0&690
      唐代时,鄞州离海不远。海水涨潮时时常沿着樟溪倒灌,流入樟溪沿岸的农田,使之盐碱化。而在枯水、干旱的季节,樟溪里的水又不够农田的灌溉。
http://s11/mw690/0031VSL6zy75tNxvcAWda&690
       于是在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县令王元伟经过仔细勘探、考察、设计后动工建造了这座与郑国渠、灵渠和都江堰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的它(读音tuo)江堰。
        如同其它三家“名堰”,它江堰除了主体大坝外还有不少的附属设施。
http://s5/mw690/0031VSL6zy75tNyh4pK84&690
      村口的告示牌上详细地介绍了它山堰以及附属配套工程。
http://s3/mw690/0031VSL6zy75tNz2V90d2&690


      还是要在“国保”碑前拍照留影。
      我们沿着指示往前走, 进入它山堰景区的大门前,是座碑亭,亭内立有石碑。亭额朝外刻有“片石留香”,叙述了立碑的缘由和过程。
      碑的另一面镌刻有《善政侯孚惠王王公碑记》,追溯王元暐立堰理水的功绩。

      沿阶而上,是古它山庙。这里也是它山堰的入口。
     它山遗德庙有两进。
      第一进的大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它山堰的建造者县令王元暐。
http://s15/mw690/0031VSL6zy75tNLlcgC1e&690
      大殿两侧供奉着为了修筑它山堰而牺牲的10位堰工。
http://s12/mw690/0031VSL6zy75tNMP0vh9b&690

http://s1/mw690/0031VSL6zy75tNQ7GhOa0&690
      第二进大殿

http://s14/mw690/0031VSL6zy75tNS4ifjdd&690
     它山庙内竖立着的石碑。
http://s11/mw690/0031VSL6zy75tNTqneW3a&690
       堰区线路图
http://s7/mw690/0031VSL6zy75tNYVh0ae6&690
      出它山庙,拾级而下,进入了它山堰博物馆。
http://s3/mw690/0031VSL6zy75tNZIWgqf2&690
      博物馆内详细介绍了它山堰的构成、建造过程和历史不同时期的修缮等。
http://s1/mw690/0031VSL6zy75tO0qEQo00&690

http://s16/mw690/0031VSL6zy75tO18le70f&690

http://s16/mw690/0031VSL6zy75vif1yTtdf&690

http://s16/mw690/0031VSL6zy75vifWtrN4f&690

     
       修建它山堰时就地取材使用的石料。
       鄞州的石材还是石刻用石中的上品。
http://s10/mw690/0031VSL6zy75vikaag1f9&690


        它山堰建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是用条石砌筑的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滚水坝。堰顶长42丈,用80块半条石板砌筑而成。堰身中空,用大木梁作支架。据记载,堰的设计可做到"涝则七分水入于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南塘河),以泄暴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
       鄞江被石堰一分为二。 上游蓄满了水,甚至能划船。下游的水仅能淹没脚背。
http://s12/mw690/0031VSL6zy75vpA6AdR1b&690
      上游发大水时,内塘河水就会漫过石堰流入下游。路人则依然能从留有缺口的石条上步行过江。
       坐在堰体上感受阵阵凉风,这里确是夏日去暑的好场所。对岸的红色建筑就是它山庙。
http://s1/mw690/0031VSL6zy75vqSvsyc20&690
      石堰建成后既解决了海水倒灌的问题,也解决了上游良田的灌溉。
http://s14/mw690/0031VSL6zy75vqUU2QJ8d&690

http://s14/mw690/0031VSL6zy75vqVzM852d&690
        不少蜻蜓飞舞,难道就要下雨了?
http://s14/mw690/0031VSL6zy75vqWFzpr0d&690
      美丽的蝴蝶在采蜜。
http://s7/mw690/0031VSL6zy75vqY6xqS96&690
       色彩斑斓的虫子在树枝上一动不动,拗造型。
http://s5/mw690/0031VSL6zy75vr7MgsI04&690
          堰体下游小桥流水人家。它山上另有不少景点,但昨天的徒步跋涉后大家已经抬不起了腿,所以没有上山游玩。
http://s9/mw690/0031VSL6zy75vr8N7hS48&690

http://s9/mw690/0031VSL6zy75vr9HRry98&690
     我们沿着河往下游方向走,远远地见到前面有座廊桥。
http://s15/mw690/0031VSL6zy75vr44znw3e&690
      这座廊桥就是鄞江桥,距离它山堰约1里路。
http://s9/mw690/0031VSL6zy75vrc2n3yc8&690
        豆豆和小茗同学玩着“谁也不准笑”的游戏。但爱笑的豆豆每次都摒不满3分钟就开始哈哈大笑。
      我们步入廊桥。豆豆在小茗爸爸的指点下练就了如来神掌和裙下无影脚。
http://s13/mw690/0031VSL6zy75vrpbkaU0c&690
       豆豆的功力不小吧。
http://s3/mw690/0031VSL6zy75vrxRjTI12&690
        鄞江桥头供奉的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
http://s5/mw690/0031VSL6zy75vrl6mPOe4&690
      穿过廊桥后走到桥的另一头,梁上悬挂着“四明锁轮”的匾额。
      鄞江这边的建筑古色古香。
http://s11/mw690/0031VSL6zy75vryFcAqba&690
      气魄不凡的“大夫第”大门,走进一看,里面已经是新建的水泥楼房了。
http://s16/mw690/0031VSL6zy75vrA0bHVef&690
     继续前行约300米, 是悬挂“新安遗迹”的它山村文化礼堂。

      这里原来是“养正堂”,现为区文保单位。





http://s2/mw690/0031VSL6zy75vsmIjhD51&690
        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回到了停车场附近的外江。上游水大的时候,来水中多余的部分就被引入这里排泄而下。
http://s5/mw690/0031VSL6zy75vshvTi414&690
       外江的水质也非常干净,岸边依然有不少居民在水中清洗衣物。
http://s11/mw690/0031VSL6zy75vsiniFs7a&690
      豆豆和小茗同学也下岸,来到水边戏水。
      下午1点,我们在岸边的喜鹊饭店吃了午饭。饭后,赶往这次宁波鄞江行的最后一站阿育王寺。
http://s2/mw690/0031VSL6zy75vsj028p01&690

http://s13/mw690/0031VSL6zy75vspOshe5c&690

http://s16/mw690/0031VSL6zy75vsqqtoHff&690

Tips:目前它山堰村内正在重新整修古建筑。这样有古迹,有美景的村落竟然还免门票的地方可真的不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