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正顶登山记

(2017-04-10 18:57:22)
标签:

南正顶

南正凹头

南正村

黄家山村

悟空寺

分类: 户外活动

       黄岩区西面与临海、仙居、永嘉接壤,多高山峻岭,为长潭水库发源地。富山乡位于黄岩区西南角,交通稍有不便,富山乡到黄岩城区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只有到宁溪镇上才有往来黄岩城区的公交车。富山乡地理位置较偏,层山叠叠,从乐清一侧进入更加的不方便。深山有好景,世外有桃源。我与徒步机之前都没去过富山乡,于是决定一同前往去走走。我们选择了两日游的方案,第一天登南正顶,第二天走富山大裂谷与冰川石瀑。

      清明节前两天天气较好,由我来开车前往富山乡。4月2日早上七点我们从温岭城区出发,从长潭水库西侧的宁溪镇上过去,车开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达了南正顶山脚下的坑头村。按计划我们是打算由坑头村(第16张图)一侧上山,经田岙岙尖登顶南正顶。到了坑头村发现停车位很紧张,唯一能停车的一块空地只能停四辆车,调个头都不方便。看空地还剩最后一个车位,征得村民同意我们将车停在了空地上。当得知我的行程计划后村民劝我们不要从坑头村一侧上山,说是山路难行,得低头弯腰才能过。接受村民的一片好意,我们重新制定了登山计划,先将车开到坑头村上方的灵圣寺,从南正凹头一侧主山路登顶。

       车停灵圣寺大圣殿(第8张图)前的空地(第7张图),过灵圣寺往南正凹头走。在灵圣寺与广福寺之间的古道上,见灵圣寺后方树林间有指示往南正顶的山路(第9张图),于是我们决定先去登南正顶。此处登山道入口的海拔约为838米,沿登山道上行,层层松针覆盖古道,更显悠远的历史。古道沿山脊而建,走势有些急,好在是在林下走,感觉不至于闷热。上行途中忽闻右侧谈笑声,隔着一条小山沟,他们是选择走登山主道。上行切入到主山路上,海拔约1088米处。切入点其实是个十字路口(第12张图),往前行有一条路径是通往南正顶,往左上行是去狮子头,我们先往狮子头走。上行过岩边石径(第13张图),也就快到大圣殿。大圣殿还是属于黄岩地界,海拔约1186米。四月初山上的杜鹃花还没有开,听说要等到四月底五月初。这一路上来,最让人欣喜留恋的花却是这遍布山路两侧的老鸭瓣,老鸭瓣在温岭并不多见,叶形也没有黄岩的好看,这聚集而生,满山盛开的景象在温岭还真看不到,花开似坐莲,超然过大千。过大圣殿往南正顶方向走,走上左侧小山包,便登上了狮子头(第17张图)。过狮子头往鞍部走便进入到了永嘉地界,过鞍部有小径通往南正顶一侧的 大圣宫(第18张图)。在大圣宫齐天大圣殿(第21张图)后有一处并不起眼的岩穴(第23张图),据传是孙悟空的诞生地。一个传奇神话人物的诞生地,自然有非一般的景象。南正顶周边巨石错落,有自天成,有似有意为之,让人啧啧称奇,若不是神力,谁又能造就这般神奇?我们沿南正顶往西侧山脊走过去,几乎每一块岩石上都有人为堆成的玛尼堆,有些堆的难度较高,不可想象在台风过后仍然能屹立不倒。西侧山脊看点不多,一直走完西侧露岩山脊,到达灌木丛(第26张图)才折返回南正顶。南正顶从地界划分上看是属于永嘉界,海拔高度为1246米。

       游完南正顶,我们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程。在南正顶的西面山脚下有一个村子叫南正村,我们也都有兴趣去村里走走,于是我们决定先到鞍部南侧看看,看山路是否好下。到南正顶与狮子头之间的鞍部,在鞍部稍下行几步往东望去似有可行樵道(第32张图),于是我们沿着樵道下行。下行到贫瘠草坡,平行往左前方少林处走(第33张图)。过去有下山樵道,路口系有路标(第34张图),只要不乱走找对樵道应该没问题,下行樵道上灌木稍密显得不休闲。下行进入到在建的梯级山地,沿着梯级山地间的路径下行,下行到梯地下端在左侧有一条下行樵道。沿着樵道下行我们进入到竹林中,竹林间路径还算明显,走在竹林间最是凉爽。出竹林便到了永嘉县的黄家山村,接下来我们沿着村前的水泥公路往南正村方向走。到达第一处盘山公路,走公路左侧捷径下,下行到梯田边,继续沿着水泥公路走一段。下往南正村还有一处盘山公路,我们选择从梯田边的捷径下去(倒数第20张图)到达南正村。南正村海拔高度约为572米,既有新建的时尚房屋也有印象中的老房子,村中路边建起了农乐家餐馆。过南正村我们接下来沿公路往西里上行。走在幽静的山岙间,偶见挺拔的树木矗立在山地上方,让人精神一振,美不胜收,就怕相机电力不足。到西里水泥公路的岔路口,我们没有往左走盘山公路,而是继续往前行数十米转走右侧山地边的古道上行(倒数第16张图)。走在古道上,天低草木青,云影自徘徊,依然美不胜收。走完古道上行切入盘山公路(倒数第13张图),接下来我们往南正凹头走。南正凹头的广福寺属永嘉界,看上去规模较大,香火旺盛,通往南正顶的登山主道就在广福寺的墙外。

       最后我决定去悟空寺看一看。悟空寺山门(倒数第8张图)位于南正凹头海拔约862米处,沿着石阶上行到高点再回望对面的狮子岩一侧,山脊走向清晰在目(倒数第7张图)。到悟空寺,我们看到右上方还有一条樵径(倒数第4张图),判断或可以通往仰天湖,于是我们决定试着上行走走看。上行到岭上平缓处再往左侧走发现存在路径,于是我们继续上行,上行到小山岗上,沿着左侧山岗走到达了第一片草地,想到达第二片草地要再上行前方小山坡。这一路上小山坡过草地,感觉象是呈阶梯级上升。上行到了第二片草地还得再上行林下小山坡才能到仰天湖。仰天湖的海拔高度是1074米,山上没有湖,实为山岗高点,在行前我们都查看过卫星地图确认过。仰天湖所在山岗的西侧多灌木,路径不明显,因为时间已过五点半,太阳已近落山,我们决定原路返回从悟空寺下,在下行到第二片草地时又去西侧山岗探了下樵道。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南正顶登山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