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周日,计划从上山村上山前往楼旗尖,考虑将以前未走完的几条山路连贯起来走,走一条环线。今天的天气情况比预报的要差一些,登山过程中时不时地在下雨。
穿过大石一级公路我来到了此行的起点上山村(第3张图),进村后往右行(下陈村方向),从第4图左转沿水泥路进去,此行的第880米处便是塘头庙。从塘头庙或是法善寺的左侧过去都可以上山。沿宽阔土路(第7张图)上行,途中可见在建小水库。从水库边的山路(第8张图)上去到达岭上(第9张图),然后往右沿山路上行。过了九炮山边的山路之后,山路转为平行(第11张图)。沿平行山路走过去,到达了戴家田(第12张图)这个小地名。此处是一片开阔的荒地,从附近的残垣断壁看早已废弃多年。再沿山路前行便是去楼旗尖,往右有一条分岔路(第13张图)之前只试着走过去看了下,未走下去,这次决定走下去看是否到达坦头村。这条下行山路走的人较少,草略长(第14张图),下行并不难。沿山路走下去到达了佛陇寺(第15张图)后山,近寺有仙人面桶这一所在。我带着疑惑走进去询访,在庙祝阿婆的指引下,我看到了(右侧神像下)岩下一处集水坑(第17张图左侧里边)。因仙人在此冼脸,所以叫仙人面桶,据说此坑即便大旱也不会枯竭。此坑所在岩体,也叫织机岩。我注意到阿婆左手残疾,内心却是古道热肠。天下着雨,路有些滑,仍是执意要引我参观,向我作介绍。攀谈中阿婆数次热情邀我吃了中饭再走,这份热忱让我觉得倍感亲切。从佛陇寺下去,见山脚有一座仿古建筑,走过去一看是戴氏宗祠。不知道这山脚的戴氏与山上戴家田是否有直接关联。
出村沿水泥路往左行(往江上村方向)。我留意到水泥路左侧有一口井,井壁注曰:五峰泉。再前行我判断已绕过山岭,从第20张图左侧进入工业园。沿厂区前的水泥路(第21张图)一直走过去到山脚,从山脚(第22张图)右侧走过去,便能看到上行的古道(第23张图),古道通往西焦湾。上行到岗上(第24张图),往前走宽阔土路略下行,见前方有平行分岔路(第25张图),我走了过去。平行山路走到头(第27张图),走通往杨梅林间的小路过去。走到前行无路处,我看左侧杨梅林间有直下的小径(第28张图),于是走了下去。出杨梅林,就到了西焦湾村的一条山路上(第29张图)。沿山路下去能看到前方一座小山(第30、31张图),岩体似分似合,中有空洞。我沿土路出村,往左沿水泥路(倒数第17张图)去北珠村。
进入北珠村,我先去了珠村庙,然后沿庙边山路进山(倒数第13张图)去回云寺。再走回云寺右侧屋后一条山路(倒数第11张图)去楼旗尖(倒数第7张图),登上了楼旗尖最高点天波府。然后我按原定计划走两座建筑群这间的山路(倒数第3、4、5张图)回到戴家田附近的分岔路口(最后一张图的前方约四十米处便是第13张图的位置),完成了此行的环线,最后原路返回到了塘头庙停车点。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