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之汉语言文学优劣势分析
(2015-05-11 11:57:48)
标签:
汉语言文学文科文秘中文类毕业生 |
分类: 中文系 |
读文科好不好?这似乎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许多选择了文科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文科专业好,收入高,社会地位好,工作轻松体面。因此文科专业每年高考时填报的人数不少,录取的分数也挺高。由于好招生,开设文科专业的成本又相对较低,于是出现了大多院校都开设文科专业的现象。
文科专业的名字听起来确实诱人:经济学、金融学、法律、工商管理、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后,经济金融的到银行,工商管理的到工商局和大企业,法学的当律师,新闻的做记者,国贸的搞外贸……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新闻报道:
新闻1:中国人事部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调查显示,近3年来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其次是理科,文科最低。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文科专业持续走低。
新闻2:针对是什么造成当前文科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张网成博士谈了自己的看法:“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加上相当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对理工科毕业生的需求维持着相当高的增长趋势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近年来超过了第二产业,但对高层次服务业人才需求并没有同比增长,加上像计算机、电信这样快速增长的第三产业对理工科毕业生的偏好是很明显的,因此,文科毕业生的出路明显受到限制。”
不仅是中国,事实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更偏重理工科人才。原因在于,理科学生就业后对于社会的作用往往是看得见的,他们进行物质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可以量化。而文科毕业生的传统使命是管理社会、传承文化与价值、塑造时代精神,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转提供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尽管他们的作用也不可或缺,但其功用却很难量化和累计,因此他们的工作经常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
仿佛一盆冷水兜头而下,难道,文科生前途真的不容乐观?
不要着急,本着先抑后扬的原则,我们再来看看一些新闻:
新闻3:文科类学生虽然相对应用面较窄,但“万金油”的情况十分明显,这无形之中扩大了就业面,而善于沟通、善于交际的优点也让他们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新闻4:众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表示:欢迎综合素质高的文科生。辅修了如计算机、经济、管理、设计、第二外语等方面课程,综合素质高的文科生,就业竞争力是很强的。
分析之后,接着要做的自然是指导工作了,哪些文科专业好就业呢?且让我们慢慢来看。
一“语”破天机
“语”乃语言类专业,包括中文类的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等,还包括外语类的一些语种。
中文类的入选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的应用面实在太广了,没有哪一行哪一个公司不需要秘书类和宣传类人才,所以,中文类专业虽然平平无奇,多年来却能够长踞人才市场需求榜前列。
汉语言文学:最悠久最普遍的“万金油”专业,可做秘书,可做行政,可做宣传,可做教师,还可做广告、出版、营销等,真是道路多多。选这个专业的话,要具备就业竞争力,最好有一些特长。
例如写作,不要以为学中文的就会写,这里的写作指的是出众的写作能力,妙笔生花类型的,这样才能做好领导的笔杆子、代言人,才能成为出色的记者和编辑。例如计算机,在很多小型单位,并没有专业的计算机维护人员,电脑出了问题就手足无措,一点点小问题也要到外面请人来弄,费时费钱,如果有一个能兼电脑维护员的行政人员,何乐而不为?例如体育文艺,这是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现在许多有实力的单位很重视形象工程,它们愿意投入大量的金钱来赢得一些比赛的荣誉,以求展示风采,如果你擅打球、能歌舞,那么,恭喜你,努力发扬吧。例如书法、绘画,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书写的欢迎条幅,一版生动的宣传画,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文秘:这类专业比较受中小企业的欢迎,相对于中文、新闻专业,文秘专业的就业针对性无疑要强得多,于是在课程设置上,就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如会议管理、办公自动化、秘书礼仪、财务管理、文书与档案管理等,一些学校甚至把点菜、采购都详细列入教学计划当中,把秘书实务中的所有内容都教授到位。这样一来,与中文和新闻比较,文秘专业的毕业生,更像一个多面手,样样都通,样样都行,对于善于节省人力资源的中小企业来说,选择文秘类专业的毕业生,就像选择了一个好管家。
比如选择媒体。选择了媒体,又可以选择无数具体媒体:从电视、电台、杂志、报纸、英特网、各种雨后春笋般免费递送的刊物。在这些具体媒体中,又可以选择无数具体的行当--即使是记者这样的最普通的职业,也会有财经、教育、文艺、娱乐、体育、军事、农业、饮食、女性等无数种领域可供你精深写作而成功。
比如选择出版业。选择了出版业,你可以选择做图书编辑,你可以选择做图书策划,可以选择做自由撰稿人(这可是导致美国文化繁荣发达的最重要力量之一)。甚至可以选择去做发行,我认识一个人,是搞物理学的,他一边做物理学教授,一边用物理学的超级智商经营自己的图书发行公司,发行一些除了与物理无关与其他什么都有关的图书,是超级富翁。
比如选择网站。网站的内容正在急剧发展中。以你的文学背景,到新浪、搜弧、TOM这样的地方,做一个内容编辑,也肯定合格。然后发挥你的研究生优势,把工作做好,就可以找到自己一生发展的机会。我认识不少网站的内容编辑,他们可牛了!
比如选择咨询工作。中国的咨询业刚刚起步,从高考咨询、教育咨询、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爱情婚姻咨询、甚至那个咨询("那个"是什么,我想你会知道,我就不说是"性"了)……这些领域,在中国都处在初始阶段基本没有什么权威和先辈,捷足先登者,就成为这个领域第一代大腕,成为对急迫需求的社会提供最有价值服务的人(我本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所谓权威,其实想起自己是如此容易地浪得虚名,简直无地自容!)。
最后,你还可以选择你选定的专业对外汉语教学。外国人越来越需要学中文。对外汉语领域,除了教学之外,你还可以想想这个领域有什么生意机会--别忘了,英国可是把英语当作比石油还重要的商品来推销的啊!
这样想:你可以做一个对外汉语教学中介,帮助日益增多的老外介绍汉语教师。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景啊!公司名称,就叫"老外家教中心",可以赚多少钱啊!如果你能把这个事情搞起来,国家和家庭培养了你这个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真的也就物有所值了。
别跟我说"老外家教中心"有风险。五十元人民币登一个广告,自己守在家里的电话机旁,哪怕来一个电话,你就有生意啦!假如学生多了,你就雇一个秘书接电话,假如学生再多,你就雇其他研究生来做你的助教,假如再多,你可以给我写信,谈谈和新东方开汉语连锁店的问题……
一个知识分子所必须具有的人文精神、思想创新、批判意识、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文明探索……这些东西,在整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从政府的角度,被有意识、有系统地扭曲、扼杀和泯灭了。
广义上,中文类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文秘学,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
一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比较广,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二)
(三)
(四)
就业前景:总体供大于求,但需求量比较大,相对来说就业前景良好。
就业优势:就业面宽,像编辑、记者、秘书、行政管理等岗位都比较适合。
作为一个适用面比较宽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趋势相对来说一直比较平稳。
就业劣势:
(一)
(二)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相对狭窄,一般在企业单位从事文秘行政类工人和,但是如果具备良好的文学专业知识,也可以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严格地说,文秘学是汉语言文学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这个专业的知识结构比较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高素质的文秘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目前文秘专业的就业形式主要以下几个特征:
就业优势
主要一现在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渠道宽方面。一方面,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可以说几乎社会各个团体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文秘人员,社会总体需要求量比较高。另一方面,文秘专业设置的课程是有关文学、秘书两方面
就业劣势:
(一)毕业生学历普遍偏低。目前,国内开设文秘专业的学校主要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学历偏低。
(二)毕业生专业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实践能力的薄弱。专业水平偏低的直接原因是学历偏低,但另一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教育跟不上社会的需求。
(三)就业面相对较窄。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文秘专业课程偏重于文秘,忽视公关等方面的教育,学生专业面狭窄,造成了学生就业面的狭窄。
(四)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用人单位并不重视文秘人员,很多文秘人员只不过充当批杂,或者“花瓶”类的角色,对文秘人员的专业要求很低。
三
就业方向:主要进入媒
就业前景:随着市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业优势:社会对高素质广告人的需求正在不断的增大,虽然目前的广告行业发展水平较低,但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广告人将供不应求。
就业劣势:
(一)毕业生总体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够。
(二)我国广告业发展水平不高,制约了广告人才的发展。
(三)广告行业重视经验,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
四 新闻学专业
就业方向:可在电视台、电台、通讯社、报刊杂志社、出版社、信息公司、广告业等部门担任记者、编辑、栏目版面主编、总编助理、编委、策划、编审、总编助理、发行等工人作。
就业前景:随着媒体的逐步开放,这几年我国各类报刊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新闻传媒业的空前繁荣,扩大 了专业人才的需求,新闻类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良好。
就业优势:媒体行业,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就业劣势:
(一)
(二)
(三)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