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翔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转帖】

(2011-07-16 00:00: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学习


       本人并不认识徐翔,也没有渠道可以去了解徐翔,只是根据一些莫须有的传闻和当初topview的观察试图去分析其动向。
       要分析徐,首先就要分析章建平。
       章出道早,据说徐翔兄弟俩就是跟着他出道的。
       以章为首的一群人,开创了涨停板敢死队的操作手法,其核心操作理念是超短线,选择大盘相对低点时出手,选准启动板块里容易突击的个股为龙头,以势为主,大单申报封涨停。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来钱快,没有太多的牛熊之分,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个股的基本面。缺点也是致命的,那就是大单申报,这是介于违规违法之间的东西。如果真正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人家要至你于死地,弄你个操纵市场罪是分分秒秒的事情。更何况,有时候涨停板敢死队们从成交回报看是当天同一个股进出巨额资金的,很大可能在关键位置会做对倒,有时候图方便的话,就用同一个营业部的不同的两个账户做,真的要查的话,可以分分秒秒让你成为金融界的黄光裕,不管你头上的光环有多么漂亮,不管你号称能翻几倍,有多牛逼。
        可以肯定,敢死队的骨干主力都是在zjh的稽查名单上挂了号的。
        章,徐发家当初都是从市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和庄配合的比较少,现在资金量大了,应该有这方面的活计。不过个人猜测,当初必然是有资金放大的,而且放大的倍数不小,一种来源可能是江浙资金,另一个来源是营业部的透支资金,也可能两种来源都有。名声是在05年前的大熊市里做出来的,但真正让他们发家的还是05年开始的超级大牛市。
       发家之后解放南路的敢死队就兵分三路了。
       一路留守原地。
       一路章建平改道杭州。
       徐翔到了上海东方证券宝庆路营业部。
       敢死队开创的这一模式也成为很多后起之秀们争相效仿的模式。
       让章建平赚的最多的一只股应该是中信证券。
       俺看topview的时间比较晚,那是从6000点往下走的时候。
       老章那时候对中信证券情有独钟,每天都要进出几个亿,不过后来大盘不行,中信证券的股性也越来越差,老章也就慢慢退出了,估计对中信证券的过于执着让他损失了不少利润的。
       敢死队兵分三路后,基本各自为战了,不过有时候也是会通气的,共同行动的。
       最经典的一战是6000点下来时的联通大战。
       当时联通港股出了一个什么大利好,忘了,a股复牌,几亿股巨量封涨停板,结果在短短一两分钟内,被基金全部砸光,股价一落千丈。俺晚上看topview回报,章建平当天应该投入了7个亿的资金,徐翔投入的不到3个亿,解放南路留守的投了一个多亿。
       当时确实比较惨,因为当天就被砸烂了,再愿意接盘的散户就比较少了,又是大熊市,三家人家割了将近两个礼拜才把涨停板进的货出完,估计这票亏损在25%到30%。
       这件事情对他们触动应该是比较大的。
       章此后从topview上观察到的操作一直不太顺,原来大单进出中信的改成大单进出海通,追其他股票的涨停往往追的太晚,结果第二天匆匆忙忙离场,估计是联通的事情有了一定的心理创伤。
       徐翔的操作风格也是就此开始变化的。他是众多敢死队里第一个真正变道的人,在他开始发行阳光私募前就改变风格了。改成原来的风格+投资组合结合的方式。
       自从联通封盘被砸后,敢死队操作做了修正,一般都是当天进,第二天不管输赢都要出。直到有一天忘了伤疤疼,再次改弦的时候,又挨了一小刀,那是在08年12月的时候,在600674川投能源上。
       当时第一个板是谁搞的都忘了,徐翔是第六个板进的,而且第二天没有出,有大幅加仓搞了第七个板,第八天是大震荡,徐还是没出,没想到当天晚上出公告是大股东大幅减持砸下来的,还好当时世道不是太坏,徐出手快,输的不多,应该还不到10%离场了。

       此后从topview上可以观察到徐翔的操作风格有了很大变化,类似原来涨停板敢死队的操作少了,偶尔有,还不是封板主力,跟的多。做组合的开始多起来了,而且很多仓位还是通常意义上基金的票。

        徐翔是如何完成这一转变的呢?
       估计一个原因是他年纪轻,本身悟性高。另一个原因俺估计是他在一些大型基金里找到了不少知音,毕竟这和原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操作模式,要这么快改过来是很难的。
       从市场上看,有不少人都是依附着基金主力发家的,毕竟操作再烂的基金,只要其总资产够高,还是能在局部打赢不少战役的。
       徐翔能如此之快的转型成功,应该有这方面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其对股票的灵性是目前看来市场上首屈一指的,唯一能和他pk的只有王亚伟。

       徐改道阳光后,第一期是在山西信托发的,而且手笔很大,10个亿。
       估计是煤老板的资金居多。
       第一炮打响非常重要,当时世道也不是太好的,泽熙一号在短短几个月就盈利30%以上,主要得益于其重仓了几个强势股,具体的品种有点忘了,只记得其中有600707,彩虹股份,绝大部分都是基金重仓的强势股。俺个人的估计这里面肯定和基金是有节目的。
       但是徐也不是简单的跟基金的庄,徐的优势是超强的市场嗅觉,超强的操盘手法,这恰恰是年轻的科班的基金经理人们最欠缺的。徐选择和基金合作,在局部形成了双方共赢共生的态势,而随着徐的名头和资金量的迅速膨大,再加上徐本来就超越市场的灵性,徐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大盘虽然也是起起伏伏,但是泽熙的净值基本没有出现过大的回撤,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说只有泽熙一号的时候,每周净值都能有所斩获,那还是能够想象的事情,当泽熙的部队越来越多,总规模达到几十亿,开始向上百亿进军的时候,还能有这样骄人的战绩,你不得不佩服他,即使是王亚伟站在徐翔的面前,也不敢说自己比他强!
        如果一期最早的成功还可以猜测是基金帮了很大的忙,那到了后来已经基本可以肯定反过来徐翔帮了基金很大的忙了,很多原来的基金操作的品种都是徐翔在唱主角了。
        

        徐翔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