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2023-04-11 11:54:36)
标签:

杂谈

       尝闻宋代进士,观文殿大学士汪洙在《神童诗·四喜》写出古代的人生四喜,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是指在远离家乡的地方遇到故乡的老朋友,真乃人生最大幸事。俗话说远走不如近爬坡,古人背井离乡多半都是为了生计,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突然遇到来自家乡的老朋友,有了一片新天地,倍感喜悦。今天的含义虽就有变化,但也喜之不尽。我们结束了江南旅游团行程,远在上海昆山的侄女、婿一家赵蓉和袁平,打来电话,要我们一行到昆山住玩,并且立即安排好了入驻“百利假日酒店”,当夜等着我们到地吃喝入住。在千里之遥,人生地殊,风俗有异,语言不通的环境有亲人接待、安排,真是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更让旅途游玩丰富多彩,还增加了浓浓的亲情。这就是今天我们遇上了“他乡遇故知”。
       2023年3月24日,袁平和赵潇开着车一路前行去太湖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 ,位于江苏省南部,北临江苏无锡,南濒浙江湖州,西依江苏常州、江苏宜兴,东近江苏。 由江苏省对太湖全境进行行政管辖。太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岛屿的山水景观为特色,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天然湖泊风景区。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3091平方公里,其中景区888平方公里(含太湖水面529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2203平方公里(含太湖水面1931平方公里)。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包含的区域分别为苏州市的木渎、石湖、光福、东山、西山、甪直、同里景区;无锡市的梅梁湖、蠡湖、锡惠、马山景区;常熟市的虞山景区;宜兴市的阳羡景区等13个景区和无锡市的泰伯庙、泰伯墓2个独立景点组成。所辖范围涉及2市3县市的35个镇或街道。
       我们走了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熊猫馆,在太湖东大门走了一角之地。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太湖游了一角,下午两点一行驱车前往周庄古镇:
        周庄旧名贞丰里,自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在此收获设庄便有周庄之名。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是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周庄古镇宛如镶嵌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镇为泽国, 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舟楫频频,往来方便。主要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等。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自古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市东南38公里,西南33公里,上海距周庄约70公里,在上海、苏州、杭州之间。

       周庄古镇旅游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张厅、全福寺、迷楼、周庄图书馆、周庄舫、古戏台、澄虚道院、财神居等等。历史文化厚重,南方乡土气息极浓,值得深游慢思,可圈可点。
       富安桥,位于周庄中市街东端,是古镇桥与楼联袂结构完美的独特建筑,也是江南水乡仅存的立体型桥楼合壁建筑。文物历史富安桥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后由沈万三之弟沈万四出资重建,成石拱桥,改名富安桥,期望既富又安,心诚可见,后人永不忘怀。
      周庄双桥指位于周庄中心位置的世德和永安两桥,建于明代,两桥相连,样子很像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桥体结构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形状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
      元代中期,江南巨富沈万三之父沈祐由湖州南浔迁来周庄,人丁始盛,辟村为镇。周庄之沈厅位于周庄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分布在一百米长的中轴线两旁,占地两千多平方米,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沈万三的传奇经历而修建的,具有田园风光。故居参照沈万三经商致富的坎坷历史,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手法,还原了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老宅很大,古香古色,是个让游客全面了解传奇人物沈万三的博物馆。在这里,以周庄为代表的水乡旅游文化和以沈万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有机结合,在欣赏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悠久独特的人文趣事。
       张厅的一进是门厅;二进是轿厅,也称茶厅,供主人接待轿夫、船夫等一般的客人所用,厅中有一块天然大理石照壁,上面的纹理像一幅山水画。三进是正厅玉燕堂,用于举办婚丧庆典和接待贵宾,厅内摆着明式家具,屋顶正梁角落里各有两块突出的椭圆形雕花板,像古代官帽上的帽翅,这正是官宅特点的反映,所以这个厅也叫纱帽厅。张厅原名怡顺堂,建于明代,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这里历经五百多年沧桑,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庭柱下为罕见的木鼓墩,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张厅是官宅,带有自己的花园,位于张厅的后院,是—个闲静素洁的小花园,四周围拥着粉墙黛瓦的民居,“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布局很有看头。
       全福寺又称全福讲寺,宋元佑元年(一零八六年),周迪功舍宅为寺,在镇北白蚬湖畔建全福寺。 经历代不断扩建,梵宫重叠、楼阁峥嵘、碧水环绕、香火鼎盛,成为江南名寺。 殿宇曾一度改作粮库,随著周庄镇旅游业的发展,於一九九五年重建,历时不到一年,一座以水借景的寺庙园林建成了。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上海、南京行旅见闻(一)










(文中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