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币发展的光辉历程(下)

(2022-10-09 11:21:56)
五元人民币:第一套5元纸币是1949年1月10日开始发行,先后发行4个版本,主要图案均为“帆船”、“牧羊”、“水牛”、“纺织”,均于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
       第二套5元纸币分为两版(1953年、1956年),1953年版为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主图为各族人民大团结,主色为深红,由苏联代印,与1964年4月15日停止流通,1956版发行于1962年4月20日,主图不变,颜色调整为棕红色,为国内自行印刷,于1999年1月1日停止流通。
       第三套5元纸币发行于1969年10月20日,主图为炼钢工人、露天煤矿,主色调为棕黄色,该版本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主题设计鲜明,充分反映了当时新中国的发展情况。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卷面上的工人师傅,手握钢钎姿态专心致志炼钢,姿态、神情异常生动,充分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生产建设和工作精神风貌。背面的图案为露天煤矿,显示着中国工业发展初期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卷面人物栩栩如生,富有动感,线条雕刻细密,纹理层次分明,艺术水准极高,融合了设计、绘画、雕刻三大艺术手法。在世界林林总总的纸币中几乎还看不到如此生动的人物形象。
       第四套5元纸币是1988年9月22日发行,主图案为藏族、回族人像、长江巫峡,主色调为棕色,于2018年5月1日停止流通。正面图案两少数民族人物的头像,每张票面两人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国家全国满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第五套5元纸币于2002年11月18日开始发行,主图案为毛泽东头像、泰山图案,主色调为紫色,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第五套2005版5元纸币,2020年11月5日又发行新版第五套2020年版5元纸币。五元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元是它的最基础单位。五元币正面印着水仙花,号称凌波仙子,象征着喜气与财气,给红包就可以装五元人民币。纸币背面绘的是五岳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自古被人视为“直通帝坐”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朝,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倾登泰山封禅或者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达72次,可以说这是牌面十足了。市场流通的五元纸币人民币为第五套人民币,于2002年11月18日开始发行,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第五套升级版5元纸币。
       十元人民币:十元人民币有五种,分别是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纸币10元币,共发行12个面值,其主景图案“工农图”、“帆船图”、“火车图”、“水车运煤图”、“耕地图”、“火车站图”、“万寿山图”等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契合“人民银行是为人民服务”的主题。工农图,正面采用工人农民的形象图案。工人农民的形象面向右,其形象原型分别为当时东北银行造币厂工人白景瑞和李宝林。白景瑞为工人形象,李宝林为农民形象。以其二人为原型的工人和农民形象,是新中国诞生时期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典型性形象。他们最早出现在1948年版,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卷1000元纸币,和北海银行1948年版1000元纸币上,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49版锯木与犁田10元,发行时间为1949年2月23日,停止流通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49版锯木与犁田10元,字冠为三位字冠,六位号码。正面主景为木工的图案,背面主景为花符的图案。正面主色为黄色和粉色,背面主色为茶色。
        第二套人民币在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开始发行,50年代初,医治了战争创伤,制止了通货膨胀,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市场物价趋于稳定,货币制度也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加之上套人民币面额大,种类多、质量差、破坏严重等弊端,国家决定发现第二套人民币。拾元工农像(大黑十)纸币,1957年12月1日发行,1964年4月15日停用,正面图案为工农联盟主黑色,背面图案为荷花、及汉、蒙、维、藏文字,主黑色。这套人民币最大面额仅为十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第三套人民币最大面值就是10元纸币,俗称“大团结”,正面图案为工农兵形象。采用双面凹印的印刷工艺,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入大会堂的图景,地纹中间位橘红色,两旁为粉紫色,上方有“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下方有十元汉语拼音字母,左上端有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右上端有“拾圆”字样,左方中间有天安门图案水纹印,背面图景为天安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方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下方有十圆的汉语拼音字母。
      第四套人民币拾元,1988.9.22发行 农民头像固定水印。正面是汉族和蒙族男子头像,左边是“凤凰牡丹”。凤凰是我国传说中的神鸟,有“百鸟之王”的美称。《史记》记载:“四海之内,感戴舜功,兴九韶之乐而凤凰翔天下”。《说文解字》内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大安宁”。凤凰出现是国泰民安吉祥之兆。牡丹则是我国的名花,唐代诗人李正封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将牡丹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魁。币背为珠穆琅玛峰图,珠峰位于喜玛拉雅山之中部,海拔8848米,像座巨型金字塔,耸立在群峰之上,气势不凡,景象壮观,为世界第一名山,是世界上任何山峰都无法相比的。其设计是四版币中最精致的版式,而且其面值处于第四套人民币的中间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再加上图形设计别致,其历史纪念意义可谓深不可测。
       第五套人民币拾元,正面印的花卉是月季,又叫月月红,有花中皇后之称,同时月季花也是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市花。纸币背面所绘图案为夔门,也叫做瞿塘关,是古代东入蜀道的重要关隘,自秦汉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高山浚江江夹峙,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因水势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
      十元人民币:二十(贰拾)元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种20元面额的纸币。第一套人民币中就有这个面额的纸币。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中均未发行20元面额纸币,2000年10月1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五套二十元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中二十元面额的纸币。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得比较早,距今比较久远,当时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人们都想摆脱贫困而致富,想过上好日子所以有钱能花。纸币图案有矿车.驴子、红火车、蓝火车、铁路、工农、压路机、推煤车、极大地反映了在解放初期经济复苏和发展过程中,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重要作用,正面融入了一个推车的形象,实际上是一种在开采煤炭和运输过程中,由人们必须使用到的工具。还有六和塔(蓝)、六和塔(啡)、打场、打场(乌云版)、立交桥、帆船火车等图案,都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场面。
        第五套人民币中二十元面额的纸币。正面印的是荷花,四季名花,司夏使者。“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清白的象征。纸币背面的景色是桂林山水,是我国山水的代表,千百年来响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作为中国的景观知名度,在世界上仅次于万里长城。
       十元人民币:50元货币面值,第一、四、五套人民币均有50元面值的纸币。第一套6版,第四套2版,第5套3版。
  第一套50元人民币共有6种,中国人民银行于1949年8月发行第一套人民币50元工农图券。50元工农图券正面的工人和农民形象的原型,分别为当时东北银行造币厂工人白景瑞和李宝林。10元纸币上的形象面向右,50元纸币上的形象面向左,两图面向相反,原型相同。第一套人民币中10元工农图券和50元工农图券的正面图案,都是当时工人和农民的标准形象。其基本特征是:工人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扛铁锤;农民戴草帽, 扛锄头。50元工农纸币正面工农图,借用东北银行和北海银行1948年版1000元纸币的正面图案。这是由于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战争年代,货币需求量大,很多纸币设计匆忙,不得不借用一些原来解放区货币现存的票版。
      第四套50元人民币2版,第四套人民币于1967年1月总行提出设计的设想,于1985年5月定案,历时了18年,因此这套人民币是筹划设计最长的一套人民币,这期间经历了曲曲折折,排除了各种极左干扰,最终避免了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上的灾难。1990年50元纸币是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员,其图案有正面图案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头像,背面图案为黄河壶口瀑布,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对于这版纸币的真伪,采用四种方法:1,正面图案辨别,即正面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背面用黄河图。用手轻轻抚摸纸币的纸张,纸张是印制钞票的主要材料,人民币纸张主要成份是短棉绒,纸张光洁、坚韧、耐折、挺度好,并有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使用而不易损坏。2,字体辨别,即使用放大镜,注意观察“中国人民银行”字体,字体的周边不是以往纸币中很顺滑(注意这个是跟1980年的最大区别),字体中故意产生了毛刺跟印钞纸有墨水散色的感觉。3、荧光辨别,即使用镊子轻微地将纸币放入荧光灯,瞬间可以发“50WUSHI”的荧光暗记。这个是跟1980年的50元的最大区别。在1990版的50元中使用了更高的防伪技术。4、金属安全线辨别,即将纸币倾斜45度,用放大镜观察看正面左边三厘米处的金属线抽离部分的边缘部分是否完整,金属线抽离后原来位置会有凹凸感,有些用手摸一下背面能感觉出来。
     

                                                                              未完接尾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