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池的激情教育与高效课堂
(2014-03-09 15:38:47)
标签:
教学 |
分类: 大家风范 |
李金池先生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院历史系,之后分配到河北衡水中学,曾多年在一线任历史教师、当班主任,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他在1992年出任衡水中学校长后,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形成了一套“衡水中学教学论”,创造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被教育界誉为“学者型领导”和“教育改革的拓荒者”。李金池先生经过短短几年的探索实践,就使衡水中学这样一个农村地区的薄弱高中,迅速崛起为一所全国名校,使之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创造了一个教育的神话”。
第一部分,激情教育,从理念到实践
一、思考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告诉人们,激情是一种昂扬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激情能够提升自信,激发灵感,能够调动人的身心潜能,人在激情状态的时候,能够展现出生命的最大张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当一个人充满激情的时候,他会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他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甚至整个生命体的全部免疫力都会为他工作。
还在衡水中学做校长的时候,我就提出,一个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要建设名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优化师生的心态,养育师生的激情,就必须打造一支富于激情的教师队伍,培养大批富于激情的学子。来到石家庄精英中学之后,我更进一步提出了激情教育的办学理念,要对师生进行激情教育,要在学校里创建一种激情文化。
二、实践
激情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作为激情教育的实施者----广大一线教师必须要有激情。学校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目标导航、环境营造、政策激励,着力于养育全体教师的激情,创设一种激情文化。在学校里面形成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会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激情教育的另一层面,是要通过活动开展、环境激励、氛围营造,对我们的学子进行激情教育,让他们阳光自信、活力四射、激情澎湃、勇于进取、天天向上,让整个校园激情燃烧。
①、对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行精致的设计
自2010年始,精英中学对学生的食、住、行、学、练等各方面,在时间上进行了精致的全程设计和科学安排,使学生时时、处处在兴奋和快节奏中高效学习、快步前行,努力营造一种激情氛围。如要求学生,晨早要激情诵读,学闻鸡起舞、课间要激情跑操,气势如虎、课上要激情辩论,挑战权威、课外要健步如飞,做风行少年。精英中学的课间跑操,几千人的队伍如排山倒海,口号如滚滚春雷,震撼着校园,更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置身其中,连自己的血液都在沸腾。
②、树立标杆,引导激情
为引导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激情,开展了一系列评优活动,如评选
最富激情年级部
最富激情备课组
十大激情班主任
十大激情班集体
十大风行少年
十佳激情女孩
学校隆重举行颁奖典礼。把他们的事迹张贴于校园醒目之处。
③、开展活动,调动激情
学校经常不断地组织师生开展系列活动,持续不断地举行各类比赛、优秀教师报告会、激情学子报告会等,不断激发师生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
教职工方面,大课间要做工间操,周末要举行舞会,学生方面,有60华里远足活动。
④、净化心灵,养育激情
学校要求教师一定要远离庸俗,提倡“同事之交淡如水”。大力培育教师的教育情怀。
⑤、公平竞争,诱发激情
给每位师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用人环境公平:在任用干部问题上,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在评模选优、评定职称等问题上,坚持做到公开指标,群众评议。在工作安排上,以成绩论英雄,不论资排辈,感情用事。生源起点公平:新生入学,按均衡平行的原则进行计算机编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随机抽班上任,确保各个平行班之间,在生源均衡的前提下,展开公平竞争。师资配置公平:在任课教师的配置方面,力求做到均衡搭配、优化组合。教学时间公平:禁止教师提前上课、下课拖堂;占用公共自习讲课、放投影,避免教师在教学时间的占用上导致不公平竞争。教学评价公平:严密组织每一个考试,其组考的严格程度确保教学评价的准确、公平。食堂管理的公平竞争:将一个大食堂分成了大小相等的四个小食堂,单独核算,引入竞争。
公平产生竞争,竞争提高效率。潜力的迸发靠竞争,竞争的发生靠公平。有了公平,就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⑥、爱国主义教育,点燃激情
当中学生为了理想而学,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学,有了强烈责任感的时候,学习的激情会是强烈的、持久的。
⑦、高远目标教育,开掘激情
是对学生高远目标教育。要让学生追求人生大目标,让学生每天生活在理想之中、每天生活在目标之中、每天生活在追求之中。
激情教育,确实能够激发教师勇于进取的工作干劲,确实能够浓厚学生天天向上学习热情,确实能够助推学校的发展。
第二部分,高效6+1课堂模式解读
一、高效6+1课堂模式产生的背景
(一)、救亡图存唯有课改
民办学校要活下来关键是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课改。
①、中国传统课堂效率低下
②、中国传统课堂毁灭人的创新精神
我一直认为,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大力推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既可以快速的提高教学成绩,也可以回答钱学森之问。
(二)、寻找课改路径的过程和思考
①、校情决定了精中课改必须走模式化的道路
②、各地模式都各有其长、各有其短,无法照搬
③、反复思考比较,不断探索实践,博采众长形成高效6+1课堂模式
这一课堂模式,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体用上海、头取江苏、臂自山东、脑借陕西、魂在精中。
二、高效6+1课堂的设计思路
高效“6+1”课堂的基本形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6”,是指课堂教学中依次进行的六个环节,包括“导”、“思”、“议”、“展”、“评”、“检”6个教学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谓之“练”,这是在课后自习中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是为迁移运用。
高效“6+1”课堂各个环节的设计:
1、导—课堂起点。
“导”,包括“导入”和“导学”两个方面。
2、思—自读深思。
这个环节好像洋思模式中的“先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主学习。
3、议—小组合作学习。
4、展--激情展示。
小组讨论之后,要进入展示环节,或口头表述,或到黑板上板演。
5、评—点评精讲。
“评”是精讲,“评”是拓展,“评”是点睛,“评”是结论。在“评的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讲线索、讲框架
6、检—检测反馈
这个环节,主要是检验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目标落实如何。
7、用—巩固迁移、学以致用。
这个环节是在课外(自习课)进行的,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习题巩固训练,还有写随笔、小制作之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它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
三、高效6+1课堂改革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诱思探究学科教学理论
四、高效6+1课堂的实操秘笈
(一)、两大支撑
第一,课堂导学提纲。
第二,大屏幕投影辅助教学。
(二)、四大保障
第一,严格规范的备课制度。教师个人初备时必须是手稿,下面垫上复写纸,交给学校一份,以备检查。初备手稿内容包括,课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上节反思。
第二,小组建设与激情展示。
第三,注重实效的评课制度。
第四,精选习题与限时练习
五、高效6+1课堂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1、形态规范
2、细化了课堂管理,使课堂活而不乱。
3、课堂设计遵循顺应了学生知识学习的规律
4、学练并重
5、易于操作
6、朴实无华
六、高效6+1课堂的推进策略
①、先实行小组突破,再规范整个6+1环节。
②、先进行描红、仿影,再进入临写。
③、先要求成形,再要求内涵。
七、高效6+1课堂带来的变化
①、颠覆了原有的课堂面貌
②、推动了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③、促进了学生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④、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⑤、学校知名度急剧提高
高效6+1课堂改革极大的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2010年还是一所濒临倒闭的、名不见经传民办学校,实行高效6+1课堂改革以后,引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教育考察团。截止到10月底,已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20000多教育工作者前来考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