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四上沪教版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标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视频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优质课教学视频 |
13.狼牙山五壮士
执教:上海市青浦瀚文小学
【预习作业】
1.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想一想:
(1)写一件事情一般要交待清楚六个要素,你知道是哪六个要素吗?
(2)读了课文后,你能概括出这几个要素吗?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壮士、痛击、斩钉截铁、绝路”等词语的意思。
2.概括“经过”部分的段意,并根据叙事六要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的具体表现,了解五位战士的壮举,并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内容。
4.体会五位战士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句式分层概括“经过”部分的段意。
2.抓住人物的具体表现,了解五位战士的壮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壮士、痛击、斩钉截铁、绝路”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句式分层概括“经过”部分的段意。
3.抓住人物具体表现,了解五位战士的壮举,并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内容。
4.体会五位战士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视频地址:http://baijiahao.baidu.com/builder/preview/s?id=1624338943735202629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奠定情感基础
1.
2.
说明:本文是一篇具有浓烈爱国主义色彩的记叙文,“壮士”一词又奠定了本文的情感基调。因此,在教学伊始从谈话入手,渗透故事发生的背景,并在理解“壮士”一词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五壮士的豪壮,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2.检查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
(2)交流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重点指导“起因”部分的概括要点。板书:接受任务
(2)抽读第一自然段,读准“晋察冀”,抓住四要素概括段意。
(3)交流事情的“结果”,找到相关自然段,指名读,相机板书:跳崖
说明:本文通过记一件事情让读者了解五个战士的爱国壮举。记事的文章通常需交待事情六个要素,“经过”部分是重点叙述的。本单元的重点训练内容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因此,引导学生提炼课文六要素,在此基础上概括全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但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经过”部分的概括是难点,因此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只需让学生提炼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这五个要素,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明确本科学习的重点内容。
三、学习事情的“经过”部分,借助句式分层概括段意,感受五个战士的英勇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一)学习第2自然段,概括段意,感受五个战士痛击敌人时的勇猛
-
借助句式概括第
2自然段段意。
(1)自读第2自然段,找到概括这部分内容主要意思的句子。
(2)借助“为了什么,五个战士怎么做”的句式把意思说得更简洁。
(3)小结:当文中有概括句的时候,我们就能借助概括句来概括主要内容。
2.抓住五位战士的具体表现,感受他们痛击敌人时的勇猛。
(1)理解“痛击”,找到具体介绍五个战士痛击敌人的句子,读准“掷、抡”。
(2)比较句子,了解作者写法的好处,感受五个战士痛击敌人时的勇猛。
(比较句:班长马宝玉指挥战斗。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胡德林和胡福才瞄准敌人射击。)
学生结合具体内容谈感受,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引读“痛击”的结果,小结:为了拖住敌人,战士们就是这样痛击敌人,暴露自己,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的。
说明:第2自然段重点描写了五个战士痛击敌人时的具体表现。在概括第2自然段段意时,教师重在指导概括方法:先引导学生找到关键句,再借助句式“为了什么,五个战士怎么做”将内容概括得更加简洁。在具体学习人物表现时,主要采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从人物的不同身份出发体会他们的不同表现,加深对“痛击”一词的理解,了解作者写法的好处,进而感受五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及作战时的勇猛。
(二)学习第3自然段,运用句式概括段意,感受五个战士不畏牺牲的壮举
1.运用句式概括第3自然段段意。
(1)自读第3自然段,用上“为了什么,五个战士怎么做”的句式概括段意。
板书:引上绝路
(2)理解“绝路”,感受五个战士莫大的勇气。
(3)小结:当没有概括句的时候,可以借助这样的句式提炼重点内容进行概括。
2.了解五个战士遇到的情况及决定,感受他们不畏牺牲的精神。
(1)引读五战士面对两种选择的句子,了解其不同的结果。
(2)指导朗读五个战士表现的句子,感受他们不畏牺牲的精神。
随机理解“斩钉截铁”。
(3)小结:多么可敬的战士,面对生死抉择时,他们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将死亡留给了自己,这是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这就是壮举
说明:第3自然段写了五壮士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因为教学第2自然段时已经将借助句式概括文段大意的方法教给了学生,因此,在概括第3自然段时,教师将学与练相结合,尝试让学生自己借助句式进行概括。在体会五战士的壮举时,教师主要抓住
四、师生互动,回顾课文内容
说明:结合板书内容,师生互动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巩固借助句式概括段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明确下一节课的教学重点。
http://pic.rmb.bdstatic.com/acdc5f346270fda13280ee8997b01698.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概括“经过”部分的段意,并根据叙事六要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继续抓住人物具体表现,了解五位战士的壮举。
3.进一步体会五位战士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概括段意的方法
-
回顾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
借助板书,回顾第3、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及概括方法。
-
总结归纳方法。
说明:通过对第一课时所概括的主要内容的回顾,让学生了解叙事写人的文章开头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同时回顾借助句式概括段意的方法,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二、继续学习事情的“经过”部分,借助句式概括段意,感受五个战士的英勇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一)学习第4、5自然段,继续运用句式概括段意,感受五壮士的英勇
2.了解五个战士的做法,感受他们英勇歼敌和对敌人的仇恨。
出示五壮士表现语段,读一读,思考:面对重重的困难,五位壮士是怎样做的呢?
3.借助句式概括第4、5自然段。
说明:课文第4、5自然段重点是通过对班长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表现英雄们的壮举。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五壮士在歼敌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并围绕人物的具体表现,通过抓关键词“猛地”“磨盘”“雹子”等词语的理解,感受班长的勇猛,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朗读,从而体会壮士们的“壮举”。在此基础之上,借助句式概括4、5小节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6-9自然段,了解五个战士的壮举,感受他们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指名说。(胜利完成任务后,五位壮士纵身跳下悬崖。)
板书:纵身跳崖
2.想象他们脸上露出胜利喜悦时内心的想法:此时此刻,他们会想:
小结:虽然迎接他们的是死亡,但他们毫无畏惧,脸上露出的是胜利的喜悦!
指导朗读班长的话。
3.观看五壮士跳崖的视频,齐读第6-9自然段。
说明:第6-9自然段写的是五壮士跳崖的经过,非常的壮烈。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概括了结果这部分内容,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壮士们的内心活动、观看跳崖的视频和朗读等方面,了解五个战士的壮举,感受他们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三、学习抓六要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
媒体出示每部分归纳句,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
将各部分内容连句成段,引导发现问题。 -
指导归并段意的方法。
(1)人称重复,将重复人称用“他们”代替,或者删掉。(2)内容重复,指导将重复内容删除一部分,使内容简洁。
(3)内容不通顺,指导加入一些连接的词句使句子连贯、通顺。
4.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在归纳全文主要内容时,不能把各要素的内容简单叠加,遇到人称重复,可用人称代词“他”或者“他们”代替;遇到内容重复,要适当删除一部分内容,说简洁;遇到内容不通顺时,可适当加入一些连接词。5.学生归纳全文,教师及时纠正。
说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单元目标,这也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教师先把已概括出的各要素主要内容简单的叠加起来,通过让学生自己读,引导他们发现有重复的人称、重复的内容和不连贯的地方,再指导如何修改,从而让学生初步掌握根据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人们为什么称五位战士为壮士,而且初步学习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先将六要素的内容连起来,然后把重复的内容说简洁,把不连贯的地方加上连接词,这样我们就能把主要内容概括好。这个方法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继续巩固练习。
http://pic.rmb.bdstatic.com/cdc82c1b0e076db829aa1b62c8c13ca3.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课后练习】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头上砸去。
(2)
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课件部分
http://pic.rmb.bdstatic.com/41af40a72af0c0fb73ac36d13054484c.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89bdf2888b0f65cd0170532b8428918f.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eaa2072590ee7c075e5aa415d7b8aadc.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6516b2b5eb8c8f8214179d089fa1ca07.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d942c51bba5e78e38754b072ea9eb88d.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7d4030f1b8810cf024973ce34e80955b.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68694da0d5f309d7d1119e63edfbaeac.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4c62bacf5c4e5ff9b188ca94259b1eee.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b513f177bd89a9b736bef2d796edc0f7.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1c1204b080da09f994178510aa1cb9cc.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a19ee1d4b527dbf3c94ee1eeb581db27.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e92cd1387044441086903e9aa60793be.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66da073b76b1ac1d54ba1dff489d5169.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5dcf85f79d7ae7c418f626affc1c31e4.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57f89f62c7c3ad2e54fffb248f5058ad.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b8cd3dc130beb4c47c27f8f767399b0b.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8e92a85fe85204814c1e410a96397304.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52a6f05f64a127c817e75d3fbb24c64a.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1ca79557aee5662fc5b8c2df66854101.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bcbb9180f118fe9292132e40982ef1da.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d7415b31be842060f2153ae2ffe643eb.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dd5877fd437e5c05803fc544f4cfc80c.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ttp://pic.rmb.bdstatic.com/c2e73515b7f118b66810c1899c891d38.pn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