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保,究竟由谁来负责呢?

标签:
有力派出所根本之见教育 |
http://s9/mw690/a57708degd1724ac421f8&690
http://s13/mw690/a57708degd1724b87fedc&690
有人指出,校园安保的问题,关键是投入预算问题,只要纳入政府预算,由教育部门主导,还是由公安部门主导,都一样。这其实是不一样的,从校园安保的性质看,以公安部门为主导更合适,除了学校不能办社会,以及安保的专业性要求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教育部门主导,很可能将民办学校排除,要他们自行解决,而由公安部门来主导,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都将是其管理的范畴。
河南光山县校园伤害事件,让舆论再次关注我国的校园安全问题。安保经费投入不足、校园安保形同虚设、学生安全教育薄弱,这些老问题,又再一次被提出。对此,舆论十分困惑,这些问题并不难解决,为何却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我国校园安保的老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在笔者看来,主要在于对校园安保的认识存在偏差,进而基于这一认识设计的校园安保体系也就出现缺漏。长期来,在“学校办社会”的传统思维中,大家对校园安保的认识是,这是学校的事,因此应该由学校负责。目前,这种认识还普遍存在,包括公安部门,也是这种认识。但是,随着学校不能再办社会的意识的确立,教育部门和学校却认为,校园安保的责任,主要不在于学校,而在于公安部门,因为校园安保,也是社会公共治安的一部分,而且,由学校负责校园安保,也负责不了,一方面,安保人员需要专业的资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在处理治安问题时,没有相应的权限,最多能协调同学间吵架之类的纠纷。
关山县已决定下拨800万经费,为学校配备保安和防暴钢叉,这是以学生伤害的代价,唤来的地方政府部门对校园安保的些许重视。800万,对当地财政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而问题随之而来,防暴钢叉,一次购买可以使用多年,保安却每年都需要投入,当地政府能持续保持投入吗?在校园安全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都会表示重视校园安全,可等到风头过去,一切有可能恢复原样——据媒体报道,在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发生后,2010年5月底,武汉黄陂区根据武汉市政府加大中小学保安力度的要求,公开招聘了163名保安,于6月1日全部上岗,有3个月的试用期。因黄陂区财政吃紧,黄陂区政府要求保安的工资从教育系统内部解决。而到了当年7月份,学校又接到黄陂区政府的通知,要求分批辞退新招收的保安。
由于认识的不统一,校园安保也就处于模糊地带,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少地区的中小学学校周边成为治安比较混乱的地带——公安部门认为这该由学校管,可学校认为自己最多只能管围墙之内,而且就是想管也管不着,于是两不管。
对于学校的安全治理,近年来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没有少联手发文,可鉴于我国国情,多头管理,不一定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校园安保有必要明确这应该是由教育部门负主导责任还是由公安部门负主导责任——目前在很多地方主导责任并不明确,教育部门认为是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则称自己只负责业务指导。
以笔者之见,校园安保应该纳入公共治安体系,由公安部门负主导责任,教育部门、学校则配合公安部门落实安保措施。具体而言,在公安部门设立单独的校园安保部门及预算,负责辖区校园安保的招募、培训和日常管理。如此,目前存在于校园安保中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包括,安保经费不到位,导致无法招募安保人员、配备安保设备;就是安保经费到位,招募的安保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培训;就是有安保人员,但日常的管理不到位,安保形同虚设。
将校园安保纳入公共治安范畴,还可以协调校园和社区的关系,便于公安部门合理设置治安岗亭,比如,可以直接把治安岗亭设置在校园门口。其实,在国外,有不少大学就在社区中,校园根本就没有围墙,学校的治安,显然就是公共治安,学校根本不必要单独再招募大批的保安,来维持校园秩序。
我国在大学的安保方面已经做出类似的改革调整,将大学的安保,纳入公共治安,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在大学设立派出所,人员由公安部门招募、培训、管理,负责校园的日常管理。有学校还设有保卫处,但主要是配合公安派出机构工作。
中小学的校园安保,也有必要探索这一体系。公安部门可以结合辖区内的校园、社区布局,合理配备安保人员,在公安部门的主导下,教育部门和学校再积极配合,学校的安保问题,将得到有力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