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下的我是什么状态呢?耍赖加犯浑呗。
步也少跑了,绳也鲜跳了,更博的频率更是懒出新高度(捂脸羞愧中)。
每天,青子永恒的早课是河堤走路+逛菜市场——我娃的三餐和水果,老板娘最喜的本地至鲜瓜蔬,都得我人肉扒拉回家。
话说暑假伊始,老板娘的儿子儿媳、孙子三枚、菲&佣两个,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H&K七人团回老家省亲。
于是乎,这讲英语的,说普通话的,呾潮汕话的七人团,外加老板夫妇及他们的住家保姆,如是十个人住在同小区两套复式房子里,热闹自是够热闹。
虽然每天总有那么一人俩人一餐两餐不在家吃饭,但其他人每日消耗的菜蔬食材真是个不小的量。
排除不喜欢的菜品,争取近日不重样,每日那拎篮子买菜的主儿真是颇费心思。老板娘的重庆儿媳专爱吃重货:芋头、南瓜、玉米、番薯,于是某人每天化身我的老跟班:我挑啊买呀,他拎啊提哈——谁叫他当初帮我接下这张替老板娘买菜的长期好单呢!
汗流浃背的俩人一路笑侃:看来有钱银也有大餐吃麻的时候!
今年工厂的订单在同行里算是傲骄的,然鹅工人却是横竖招不来。理由诸多:一是传统五金行业太过辛苦,年轻人不想入行,年纪大的则逐年退休,二来工厂所在的地域皆以塑料玩具为主,更主要的是涨工资也涨得心惊肉跳,种种原因,原因种种,便只能把部分订单外放,或部分工序放外加工,想方设法的目的不外乎按期完成订单,至于利润嘛,也只能呵呵了。
每天上班,属于我的活儿依旧不多。除了不得不的工作,小伙伴大致猜不出我在摸啥鱼——为娘每天都在和宅家宅得长蘑菇的黄小某微信聊天。
这不是暑假中吗,这不是朝见首晚见面嘛,咋还那么多绵绵不绝的话题呢?呵,且归咎为感情深吧。
这几天,事因“有朋自远方来”,黄小某正忙着招待呢——潮汕牛肉火锅、潮汕卤鹅(鹅肉面)、蚝烙、肠粉、海鲜粿条汤……
为娘热情泛滥,喋喋不休为我儿提供能多则多的逛吃备选项,万般痴情,耐不住人家一句“主打一个随性,想哪玩哪,到哪吃哪”,咱立马识相闭嘴,转头与我的老腊肉勾肩搭背,侃谈起中老年人养生的话题。
学校通知9月4日开学,但黄小某8月24日就要返京了,提前十天的理由是老同学出差bei京,想聚聚,同耍耍。年轻人,乘着现在无挂无碍,怎么挥霍青春都是没毛病的,关键加重点是幸福如TA们,微信钱包里的数字总不见底,这不一直有父母加持,托底。
青子的博文,主打一个烟火气,主打日常小确幸。晒晒咱潮汕人平常普通的一餐:
莲角猪脊骨炖汤、清蒸鲈鱼、炒薄壳(海瓜子)、素炒白菜。
自我点评:白菜因为寡油,故缺少那种油汪汪的食欲感;炒薄壳放了好些金不换(千层塔),拍照时没有挑一些搁在显眼处;蒸鱼的火候拿捏得精准,于是外加一张特写:
或是年龄使然,我是越来越喜欢买菜做饭。虽无炊烟升起,却有家常镬气。叫外卖,吃快餐,这玩意搁我家是不存在的,黄小某一贯最爱妈妈煮,最不济,冰柜里还有取之不尽的自制饺子:笋饺(鲜笋鲜虾鲜肉馅儿)、芋饺(芋丁虾皮猪肉香菇馅儿)、韭菜饺(韭菜鸡蛋虾皮猪肉馅儿)、豆角饺(豆角猪肉香菇馅儿)……一个口味一个造型,我爱做,家人爱吃,这不就妥了?
中午,黄小某陪同学去吃鹅肉面:每人一碗热干面,一盘潮汕卤鹅肉,一份肉饼汤,如上一餐收70元(2人),真心不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