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南京的好友赵军因公来济南出差,百忙中抽时间要来与我会面,电话中特别强调,哪儿也不去,只到我家,想吃嫂子的拿手菜:红烧排骨。又邀了几位常住济南的朋友来家小聚。如今的物欲横流,使得身处繁华现代都市的我们,不得不加快生活节奏投身于工作和学习之中,以便获得得以生存的条件。虽然都是极熟的朋友,却是终年难得一见,偶尔电话里相遇,也无非是几句寻常话。一锅小米稀饭,一盘自家酿制的泡菜,一碗红烧排骨,一只天天炸鸡店买回的烤鸡,一碟马家酱牛肉,几个家常小炒,简简单单,不像请客,倒像家人团聚。
说来也怪,只要和新浪博友,Q友会谈,往往就大谈阔论,谈文学、谈哲学、谈人生道理等等,和老朋友却只话家常,只谈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聊细细碎碎的种种生活锁事。很多时候,心灵的契合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老朋友想做的每一个决定和改变,彼此都能以一种趣味性的眼光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轻狂年少的时候,我们差不多都在为别人而活,为苦口婆心的父母活,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活,为许多观念、许多传统的约束力而活。如今已生华发的我,随着年岁逐增,渐渐挣脱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开始懂得为自己活,照自己的方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闲暇时,写写博客,发发微博,记记日志,上网和Q友聊聊天,从不在乎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在乎别人的诋毁流言,只在乎那一分随心所欲的舒坦自然。偶尔,去幸福时光KTV舒展歌喉,尽管五音不全,也能陶醉于自己的歌声不能自拔;去好乐迪迪厅纵容自己放浪一回,发泄发泄情绪,释放掉所有的精神压力;也去上岛咖啡馆会一会红颜知己,聊以慰藉尚且年轻的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越来越觉得,人生一世,无非是尽心。对自己尽心,让自己活得潇潇洒洒,活得问心无愧;对老人尽心,最大程度地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让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对孩子尽心,提供好的经济基础,帮助他学会怎样做人,促使他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之中;对爱人尽心,相互分担喜悦和忧愁,携手风雨人生路,不离不弃,白头到老。既然尽心了,便无所谓得失,无所谓成败荣辱。很多事情便舍得下,放得开,包括人事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金钱与感情的纠葛。懂得舍,懂得放,自然就拿得起,就有了自己的所收所得。那么,就让生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吧!犹如窗前的乌柏,自生自落之间,自有一分圆融丰满的喜悦。
时间在欢声中流逝,夜色在笑语中渐渐沉落,朋友起身告辞,醉意朦胧的我,没有挽留,没有送别,甚至也没问归处。唯独有的是一分相知相属的自在自得。其实,友情久而久之也能转化成亲情。
经过大喜大悲的岁月的洗礼,经过伤感流泪的年华的沉淀,知道了聚散原来是这样的自然和顺理成章,懂得这点,便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温馨,即使离别也满心欢喜。相聚有时,别亦有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