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撰写】高考英语听力独白题型分析与应试策略
(2016-12-08 20:20:03)| 分类: 王倩雅专栏 |
高考英语听力独白题型分析与应试策略
王倩雅
【摘要】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以对话或独白为测试内容,在语言使用的场景中测试考生使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知识的能力,强调口头语的真实性。它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听信息的整体理解能力,而不是单一地检测语音、语调的知识。无论是听对话,还是听独白,都需要有整体感,没有整体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理解。
【关键词】高考英语
一、解读对话与独白的特点区分
高考听力测试中的独白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短文听力的把握能力。一段独白配置3-4道问题,有的针对独白的细节,有的针对对独白的整体把握。
独白的难度比对话大,首先是因为独白的信息量比较大(每篇独白大约150~300个词),
2.
对话中每道题的内容是独立的;而每篇独白后的几个问题有一定的联系,往往是某一主题的几个方面。
3.
对话中暗示题比较多,需要经过推理、联想、计算和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独白主要是考听和记,虽然有时需要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但只要听懂大意,记住主要细节,就可以选择正确的答案。
4.
对同样的提问,独白和对话回答的要求有时不同。例如where问句,对话要求判断对话的场所,而独白则要求直接回答独白中出现的地点。
因此,
二、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中独白部分的题型特点
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中独白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话篇整体理解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对话或独白的主旨、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对说话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能作出简单的推断,理解说话者意图、观点或态度等,具体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2、选材相对稳定:此部分题材为篇幅较长、综合性较强、难度系数逐渐增加的独白,属于听力测试中的提高题。
3、设疑相对稳定: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不难看出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设疑方式日趋稳定,常见考察点有如下几种:
①主旨和要义题:任何一段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一个中心思想展开。要么,主旨要义会比较明确,要么则会贯穿整个独白之中。每年的多套试卷中都以各种形式呈现这类题型。
②事实细节题:这类题目常涉及语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性的信息。它们是考生理解和把握独白的主旨必不可少的内容,因而也常常是听力部分的考查目标。
③推理、判断题:在所给材料中,考生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推理、判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常常也是听力测试所要考查的目标。
④意图、观点和态度题:任何一段独白,谈话者都有自己的说话意图,要么简单地交流信息,要么深层次地探讨问题,要么单纯地阐述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就某时的态度或意见,而这些意图有些是明说出来的,有些则是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听话者自己去揣摩、推断,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可以说这类设疑是高考听力试题中的难点,考生容易在这个考查项目上失分。
三、听力试题中独白部分解题技巧
听力测试最后一段一般为独白,它对考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要求较高,题材涉及历史,文化,新闻时事和人物等方面,它既要求考生掌握材料的主旨大意,也要获取有效的事实细节,并根据材料进行简单的推理。由于听录音不象阅读那样反复琢磨原文,它的语流具有瞬时性,只有两次机会,以致于在考式中许多考生边听边忘,抓不住中心大意,只抓住支离破碎的几个词或几句话,回答问题时把握性不大;还有的考生在听音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都没抓住。以下我将谈谈如何提高听力独白题的理解能力,一例:
听力材料所给问题
17、Where did the fire probably start?
A. On the first floor.
18. When was the building built?
19. What was the building used as at the time of the fire?
A. hotel.
20. Who is Andrew Barnes?
A.newspaper reporter.
首先,快速阅读四个问题,找到关键词:
fire, start,
building, used, at the time of fire.
其次,快速浏览选项,以便听时有选择地获取相关信息,有的放矢,对号入座,迅速做出反应.。根据问题在听时应着重注意大火发生的地点place(有第17题有关)、大楼建的时间when(与第18题有关),大楼的作用what(与第19题有关)以及Andrew Barnes 的身份who(与第20题有关)。答案分别为17.C, 18.A, 19.B, 20.C。
(一)通过主题句了解听力材料大意。
首先,听力材料(短文)虽然其内容涉及面广,但每一篇总有一个主题思想,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叙述或议论的。听独白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主题位于文章的开头。
作者通过这一主题思想(或话题)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或介绍相关细节。把握了解中心思想,也就清楚了作者的意图,从而有了听的思路和进一步获取信息、选择正确答案的基础。在听音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篇章结构知识中的首句、主题句等信息的载体单位,去预测大意,及要听出内容是有关哪一方面的。其次, 英语文章尤其是论述文和说明文,基本上是由主题段、描写或解说段、过渡段以及结论段所组成的。而一个段落则往往由主题句、扩展句或解说句和结论句所构成的。
因此,听时就要设法听出主题句来,利用语篇知识获取所需信息。主题句大都位于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地交待自己了观点,点明文章的主题;有时也在文章的尾部加以概括总结;或文章中部的一句话;或是被内容暗示出来。
(二)识别关键词,根据关键信息去答题;
在听录音时, 尤其是在听长材料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要抓主要词汇,抓关键信息,也就是要对关键部分来进行思考、对答,有选择地获取有效信息。因为我们在听一段材料时,不可能记住所有信息。这就需要在预测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抓住所需关键信息,这样可以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三)根据文章体裁寻找具体信息
由于不同文体的文章其内容的侧重点以及考题的偏重点也都各不相同,所以考生在预测时最好估计一下文章的属性,根据所设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内容。
新闻报道要特别注意事件的导语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经过结果,即when, where, who, what, how等。
名人传记类侧重人物的出生年月、地点、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突出贡献及轶闻趣事等。例如,听完一篇短文的开头Albert Einstein , a famous scientist, was born in 1879后,我们可预知可能是一篇有关人物故事的叙述文章,把握了这一点后就要集中精力去听与主人公的生平有关的信息,如出生、家庭、工作、生活、贡献、人物、性格等有关细节。
说明文是用于说明事物的,它主要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形态和功能。所以在听这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具体信息。
(四)借助知识、信息进行正确推理
听力测试内容中常有推理题。推理题的答案不可能在原文中直接找到,它必须是在考生听懂大意,把握有关问题的细节,然后运用语言知识和各种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后方可获得。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词句的表面意思,还要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涵义。
(五)听的过程中也应重视考场技巧
保持良好心态,在做听力题时,要克服心理障碍,要有自信心,沉着冷静,保持良好心态。会预测话题。做听力试题时,可以利用停顿时间根据每个小题的问题及选项的提示来预测和推测录音材料的内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获得主动。
提高听力水平主要立足于平时听力训练,当前有很多学生,语感不强,发音不佳,个人词汇量有限,对英语常用词组、口语习惯用语不够熟悉,自然而然会出现所谓的“问其声,得其语而不解其意”的情况,所以做好听力题除了多听勤练、广泛实践、增强语感之外,掌握好方法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无止境。听力理解也无止境。要提高听力水平非一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地练下去,在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采用以听为主、视听结合、听说结合、听读结合、听写结合等全面的训练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循序渐进,就一定能提高英语听力独白部分的准确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