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前儿童音乐】第四章 第三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选材

(2014-10-20 09:51:27)
标签:

动作

儿童

音乐

韵律

分类: 儿童音乐学教育

第四章 幼儿园韵律活动 >> 第三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选材

一、音乐的选择 

(一)旋律优美,富有节奏特点

旋律优美、动听是吸引学前儿童参与韵律活动的因素之一。美妙的音符能够自然地激发儿童的参与和表现的欲望,引发他们积极的用模仿动作、舞蹈动作和游戏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旋律和情绪情感。此外选择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性质和风格的音乐,能大大的丰富儿童对于音乐节奏的感受和体验,帮助儿童理解音乐和动作之间的关系,以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来变换动作,提高对于动作的反应能力。

(二)结构工整、音乐形象鲜明,便于用动作表现

由于儿童的知识经验、生活姜堰和音乐经验尚有限,为学前儿童选择的韵律活动就应该注意音乐形象的生动、鲜明和有趣,应有助于儿童用动作、游戏、加以表现。如模仿小鸟飞的动作—音乐流畅而优美:兔子跳的动作—音乐活泼而轻快:大象走路的动作—音乐沉重而舒缓。

此外,音乐结构的相对工整,能够使模仿动作、舞蹈动作、游戏情节或玩法的不同发展过程与音乐的曲式结构相适应。如表演游戏的音乐,如果各段之间对比突出,形象鲜明,则便于儿童区分、辨别,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这里我们可以来聆听两段音乐,在每段音乐听后请同学们思考下你会怎样表达音乐?

歌曲:《幽默曲》

歌曲:《哑剧》

请再看根据这两段音乐编的律动活动:

二、动作及游戏的选择 

(一)体现兴趣性

34岁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模仿动作,他们关心的不是动作本身,而是动作所表现的熟悉事物。适当的夸张,更能激起儿童模仿的兴趣,如小兔跳、大象甩鼻子、开火车、开炮等。教师在考虑的时候还要注意动静结合,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的做过分激烈的动作、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的状态。

(二)考虑儿童的动作发展水平

一般要符合三条规律:一是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二是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三是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

(三)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在选择动作或者是游戏规则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儿童音乐能力和非音乐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加以区别对待。如音乐游戏《抢位子》,对于中大班孩子来说,游戏的规则是随着音乐自由动作,一旦听到音乐声停止,立即抢占一个位子,若反应动作慢,即淘汰出比赛:但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其竞赛意识和动作的敏捷反应能力尚不够,教师可以有选择的改变游戏规则,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一个位子。

三、有关道具的选择 

在学前儿童的韵律活动中,道具一般只在少数、特殊的情况下才被选用,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助于动作表现

所选择的道具能有助于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一定的想象和联想,丰富儿童对于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促进儿童对于动作和音乐的表现。

2.形象美观,操作简单

道具的外形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美感,制作上要牢固实用,以免儿童在活动中破坏,造成不必要的活动障碍。另外,道具不宜过大、过重,且使用规则应简单,以利于儿童携带操作。

如:音乐活动《花球舞》中用到的花球

 

http://s14/mw690/0031Qaypgy6MXhxtfVX0d&690第三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选材" TITLE="【学前儿童音乐】第四章 第三节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选材"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