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音乐与儿童音乐的基本特性
(2014-09-23 11:27:07)分类: 儿童音乐学教育 |
第一章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概述
第一节音乐与儿童音乐的基本特性
一、音乐
(一)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1)音乐的起源
1、模仿说,即认为音乐来源于对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这是最古老的一种
说法。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起源于为估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3、巫术说,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早期原始文化的图腾歌舞、巫术礼仪。
4、表现说,认为音乐艺术起源于音乐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这种理论在东西方
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总体上说,音乐产生的原因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
(2)音乐的发展
音乐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社会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1、原始社会的音乐:是集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乐舞”的艺术形式。
2、古代的音乐:产生了歌曲、器乐音乐、舞蹈及最初的戏剧和诗歌。经历了雅乐音乐
时期、清乐音乐时期、燕乐音乐时期和俗乐音乐时期。
3、近代的音乐:诞生了歌剧、芭蕾舞剧、音乐剧等综合音乐、戏剧、美术、舞蹈的新
的艺术形式。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音乐艺术流派。
4、现代的音乐:音乐流派更加复杂。
(二)音乐的本质
音乐是对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是一种社会审美生活的主观反映。
(三)音乐的基本特征
1、材料的特殊性:音乐是用声音构成的,主要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
2、流动性:音乐是在时间进程中运动着的时间艺术,具有流动性。——时间的艺术 3、情感性:音乐的用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情感的艺术
4、表现性:必须通过演唱、演奏等“再度创作”过程才能成为活生生的艺术供人们欣
赏,可见,音乐具有明显的表现性。——间接地艺术
5、由于音乐不能直接提供视觉形象,不能直接表述思想内容,难以直接用具体的形象
来反映,人们通过听觉感受到的音乐信息是非语义性的,所以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不确定
性。——个性化的艺术
二、儿童音乐
(一)儿童音乐的基本特点
1、愉悦性:儿童在倾听一首乐曲时,往往会身不由己地陶醉在乐曲所描绘的境界之中,
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教育性:儿童音乐的教育性影响往往不像语言的表述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般
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和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
3、个体性:对于儿童而言,音乐也是其个体发展的一种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
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是不相同的,表达自己情绪和情感的方式也是各有差异的,这就是儿
童独特个性的表现。
(二)儿童音乐的审美特性
1、形式美
音色、节奏、旋律、力度。
2、内涵美
直观、稚拙、幻想。
(三)儿童音乐的类型特征
按照体裁分类:
1、儿童歌曲:唱歌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音乐能力,也是儿童最常见的音乐活动方式。
儿童歌曲种类繁多,主要类型有摇篮曲、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游戏歌、谜语
歌等。
2、儿童器乐曲: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适宜儿童演奏的音乐作品,是作曲家专门为提
高儿童的演奏技术而创作的。另一类是适合儿童欣赏的器乐曲,如《彼得与狼》、《牧童短笛》、
《冬天的篝火》等。
3、儿童歌舞剧:儿童歌舞剧既包含了儿童歌剧、儿童舞剧、也综合包括了儿童诗歌、
音乐和舞蹈的儿童歌舞剧。儿童歌舞剧是随着学校教育的逐渐成熟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儿
童舞剧一般以一个适宜儿童的故事为背景,根据故事配合音乐,安排不同的角色,通过舞蹈
表演的方式来展现剧情。
4、交响童话:交响童话是专门为儿童创造的,以儿童童话为表现内容的交响乐。
按照题材分类
1、游戏题材:儿童将音乐和游戏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一体化的感受,
将声音作为既听又看,又引起身体动作反应,同时又理解、服从的东西,并用这种方式来体
验世界。游戏题材的儿童音乐作品数量繁多,也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音乐体裁。
2、生活题材: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许多儿童以儿童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
为题材,捕捉儿童的生活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童话题材。
4、大自然题材:自古以来丰富多姿的自然美景赋予音乐家无尽的创作灵感。在儿童的
音乐作品中,高山、流水、花、草、树木、走兽、飞鸟,以及春、夏、秋、冬等大自然的体
裁历来受孩子们的喜爱。比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柴可夫斯基的《花之舞曲》、舒曼的《可
爱的五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