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陋室铭是出自刘禹锡之手,殊不知,陋室铭的作者却另有其人,陋室铭原文的真正作者是唐代的崔沔,绝非刘禹锡。这无疑给很多人当头棒喝,也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因此,我们在本着对传统文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更要保持公平、公正的继承原则。
在初中时,陋室铭就出现在课本上,至今教科书上的作者依然是刘禹锡,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作品,毕竟没有勇气去反驳教科书。书中陋室铭与爱莲说在一起并为短文两篇,那是因为这两篇文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把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相比而言,我更加钟爱于陋室铭。我爱的不是这篇文章写得多好,而是崔沔的那份心境。
这篇文章可谓构思奇妙,匠心独具。开篇便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便为下文的陋室埋下伏笔。山水起兴笔锋一转切入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开篇的铺垫,才突出了下文的陋室不陋。
http://s7/middle/a56fda96nc191ecccf816&690
之后的几句便表达出了作者崔沔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这几句好像就是在写生活中的常事,调素琴、阅金经,远离嘈杂的音乐,抛开烦劳的公务,表达了陋室主人追求雅致澹泊的生活。
最后的几句以自己的陋室与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表明了作者希望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在这里,有一点值得一提,作者引用了诸葛亮的草庐,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喜欢恬淡的生活,却更希望遇得一位明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一展胸腔抱负。
http://s8/middle/a56fda96nc191f0741bf7&690
这篇文章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方法。对仗工整,处处押韵,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几个押韵字,运用的十分巧妙,让人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
陋室铭全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可以看出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
这篇短文表现的主旨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歌颂,表达出作者崔沔甘于淡泊、不为物役,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他不同流俗、不慕富贵、坚守节操的高尚品格。
http://s8/middle/a56fda96nc191f3415eb7&690
有人喜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屋子的主人品德高尚才使屋子不显得简陋。有人喜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而我却单单喜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何等的羡慕,从你交往的朋友,就可以看出你是怎样的人,崔沔你的这一句让我情何以堪。
身居陋室,却有一腔抱负,终有一番作为。崔沔一生廉洁奉公,俭约自守,生前任秘书监太子宾客,死后追任为礼部尚书,谥曰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