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胡之,字修龄

标签:
杂谈历史 |
分类: 琅琊王氏 |
标签 不须陶胡奴米 谢仁祖家食 悠游林泽 人情开涤 日月清明 攀安提万 警悟交至 终日忘疲 一坐无人 余与夫子,自然冥会
王胡之,字修龄,王世将次子。
一直没进过裆校 王胡之没学会做人民公仆,也没赚到钱,听谢安说东山的物价便宜,房租也不贵,干脆就搬到东山去住。陶胡奴为乌程县令听说王胡之搬来了。用乌篷船送了一船米给他,而他却不要。王告诉送米的,我要是没有米,就会到谢尚家去,包吃住,包玩乐,陶胡奴的米我家不需要。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52.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直答语”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
。”谢安听说后,对刘惔说,陶县令既然把米都送到家门口,来了就收下呗。刘惔(谢安的妻兄)却说,这才是有志且品行高尚之士。
《世说新语 赏誉第八》125.谢太傅称王修龄曰 :“司州可与林泽游 。”王胡之别传曰:“胡之常遗世务,以高尚为情,与谢安相善也。”〔一〕
【笺疏】
〔一〕 嘉锡案:文馆词林一百五十七有谢安与王胡之诗一首,其五章曰:“往化转落,运萃句芒。仁风虚降,与时抑扬。兰栖湛露,竹带素霜。药点朱的,薰流清芳。触地舞雩,遇流濠梁。投纶同咏,褰褐俱翔。”又六章曰:“朝乐朗日,啸歌丘林。夕玩望舒,入室鸣琴。五弦清激,南风披襟。醇醪淬虑,微言洗心。幽畅者谁?在我赏音。”可想见二人同游之乐。
131 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修龄,王胡之小字也。刘曰:“亦名士之高操者。”
129.谢公云 :“司州造胜遍决 。宋明帝文章志曰:“胡之性简,好达玄言也。”
《世说新语 品藻第九》47.王修龄问王长史:“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长史未答,修龄曰 :“临川誉贵 。”长史曰 :“宛陵未为不贵 。”
81.王司州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 :“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
82.王司州与殷中军语,叹云:“己之府奥,早已倾泻而见;殷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 。”
60.或问林公 :“司州何如二谢?”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 。”王胡之别传曰:“ 胡之好谈谐,善属文辞,为当世所重。”
85.王孝伯问谢公 :“林公何如右军?”谢曰:“右军胜林公,林公在司州前亦贵彻 。”
王司州在谢公家,东山这里的风景很好,饭菜也可口,也不禁吟咏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屈原的《九歌》),后来有人问,为何大家吹牛,你却回家了啊,他跟别人说 ,吟诵这个的时候,我觉得四座没有人呵 。”
《世说新语 豪爽第十三》12.王司州在谢公坐,咏”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语人云 :“当尔时,觉一坐无人
。”
司州刺史玉胡之先任庾亮的记室参军,后来庾亮又调殷浩来任长史。殷浩刚到,庾亮想派王胡之带使命到京都,王胡之表白心愿,请求留下,说:“下官很少见到德高望重的人,渊源刚来,我还贪恋着和他叙谈几天呢。”
东山逍遥派王胡之也是自觉一座无人的,后来和殷浩一切磋,发现实力不济,不由叹道,我的逍遥72章已经使完,竟然还没看出他学得是哪一派的功夫,佩服,实在是佩服啊!
(注:当时江湖传言:渊源不出,当如天下苍生何)后来谢安在东山携伎,逍遥,有升级版为,安石不出,当如天下苍生何)
4.王司州先为庾公记室参军,后取殷浩为长史,始到,庾公欲遣王使下都,王自启求住曰:“下官希见盛德,渊源始至,犹贪与少日周旋 。”
王胡之避难躲到酆阴做见到太守,车胤的父亲做南平郡功曹。当时车胤尚幼,胡之有一次隔了篱笆墙小车胤,很是讶异,对他父亲说,小子以后能名声远播。以后游山玩水,宴饮集会经常带着他。长大后,桓温也很欣赏他。太傅谢公每当游集之日,开筵以待之,后来官运亨通以致选曹尚书。
《世说新语 识鉴第七》27.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酆阴。是时胤十余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 :“此儿当致高名 。”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
续晋阳秋曰: “胤字武子,南平人。父育,为郡主簿。太守王胡之有 知人识,裁见,谓其父曰:‘此儿当成卿门户,宜资令 学问。’胤就业恭勤,博览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月 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继日焉。〔二〕及长,风姿美劭, 机悟敏率。桓温在荆州取为从事,一岁至治中。胤既博 学多闻,又善于激赏,当时每有盛坐,胤必同之,皆云 :‘无车公不乐。’太傅谢公游集之日,开筵以待之。 累迁丹阳尹、护军将军、吏部尚书。”
【校文】
“酆阴” “酆”,景宋本作“沣”。
【笺疏】
〔一〕 程炎震云:“王敦使胡之父 廙杀谯王承,见仇隙篇‘王大将军执司马愍王’条,无 忌尝为南郡太守,盖与胡之同时,故胡之避之。”
〔二〕 康熙东华录卷一百七云:“ 六十年三月谕大学士等曰:‘书册所载有不可尽信者, 如云囊萤读书。朕曾于热河取萤数百,盛以大囊,照书 字画,竟不能辨。此书之不可尽信者也。’” 嘉锡案 :萤火之光极微,又闪烁不定,而复隔练囊以照书,自 不能辨点画,其理固可推而知之。桓道鸾之言,盖里巷 之讹传,不免浮夸失实耳。
《世说新语 忿狷第三十一》
3.王司州尝乘雪往王螭许。司州言气少有牾逆于螭,便作色不夷。司州觉恶,便舆床就之,持其臂曰 :“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螭拨其手曰 :“冷如鬼子手馨,强来捉人臂 !”
《晋书王胡之传》
颐之弟胡之,字修龄,弱冠有声誉,历郡守、侍中、丹阳尹。素有风眩疾,发动甚数,而神明不损。石季龙死,朝廷欲绥辑河洛,以胡之为西中郎将、司州刺史、假节,以疾固辞,未行而卒。
子茂之亦有美誉,官至晋陵太守。子敬弘,义熙末为尚书。
谢安 - 与王胡之诗
鲜冰玉凝,遇阳则消。素雪珠丽,洁不崇朝。
膏以郎煎,兰由芳凋。哲人悟之,和任不摽。
外不寄傲,内润琼瑶。如彼潜鸿,拂羽雪霄。
内润伊何,亹亹仁通。拂羽伊何,高栖梧桐。
颉颃应木,婉转蛇龙。我虽异迹,及尔齐踪。
思乐神崖,悟言机峰。绣云绮搆,丹霞增辉。
濛汜仰映,扶桑散蕤。吾贤领隽,迈俗凤飞。
含章秀起,坦步远遗。余与仁友,不塗不笱。
默匪岩穴,语无滞事。栎不辞社,周不骇吏。
纷动嚣翳,领之在识。会感者圆,妙得者意。
我鉴其同,物睹其异。往化转落,运萃勾芒。
仁风虚降,与时抑扬。兰栖湛露,竹带素霜。
蕊点朱的,熏流清芳。触地儛雩,遇流濠梁。
投纶同咏,褰褐俱翔。朝乐朗日,啸歌丘林。
夕玩望舒,入室鸣琴。五弦清激,南风披襟。
醇醪淬虑,微言洗心。幽畅者谁,在我赏音。
王胡之 赠 庾 翼
仪凰历天,腾龙陵云。昂昂猗人,逸足绝群。
温风既畅,玉润兰芬。如彼春零,流津烟煴。
邓林伊何,蔚蔚其映。流芳伊何,鉴犹水镜。
通广外润,雅裁内正。降已顺时,志存急病。
戎马生郊,王路未夷。螳螂兴斧,鲸鲵轩鳍。
矫矫吾子,劬劳王师。单醴投川,饮者如归。
崐岭载崇,太阳增辉。江海能大,上善居下。
侯王得尊,心同触寡。废我处冲,虚怀无假。
待来制器,如彼炉冶。天下何事,去其害马。
友以淡合,理随道泰。余与夫子,自然冥会。
暂面豁怀,倾枕解带。玉液相润,琼林增蔼。
心齐飞沉,相望事外。譬诸龙鱼,陵云潜濑。
稷契赞时,巢由亢矫。辅汉者房,遁迹者皓。
妙善自同,外内臣道。子光齐鲁,余守严老。
元直言归,武侯解鞅。子鱼司契,幼安独往。
神齐玄一,形寄为两。苟体理分,动寂忘象。
仰味高风,载咏载想。回驾蓬庐,独游偶影。
陵风行歌,肆目崇岭。高丘隐天,长湖万顷。
可以垂纶,可以啸咏。取诸匈怀,寄之匠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