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浅析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对写法”

(2012-07-15 04:30:05)
标签:

王维

诗人

表现手法

思念之情

忆长安

杂谈

  2010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送魏二》,其诗如下: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第三小题是这样命题的: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其参考答案如下: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仔细分析这一参考答案,感觉它的表意还不是十分明晰,犹未能说到点子上。其实,“代为之思”指的是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其情更远”指的是运用这种表现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代为之思”也就是从对方落笔,从对面生情,即通常所讲的“对写法”。本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思念之情,但三、四两句并不直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而是宕开一笔,想象别后友人夜泊潇湘之上,孤月高照,孤枕难眠,孤寂难耐,即使暂时入梦,凄清的猿啼也会声声闯入梦境,令友人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而这一切都只缘于友人别后对自己的思念。正是运用了“代为之思”的表现手法即“对写法”,才使行文显得曲折,主题得到深化,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与思念之情才显得更加委婉深挚,韵味悠长。

  其实,对写法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对写法”,用清人浦起龙的话说就是“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也就是抒情主人公在表达主观情感时,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从对方落笔,把深挚的情感表达得委婉含蓄。这种手法在古人的思乡念亲诗中运用得较为普遍:明明要抒写自己思念对方,却写对方遥念自己;明明是写自己孤寂难耐,却说是对方渴盼团圆;明明是说自己不忍离去,却说是对方难以割舍……

  下面试举几例加以浅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时所作。一、二两句直抒胸臆,以朴实无华、凝练精警的诗句,道出了普天下所有游子的共同心声,情感的表达一下子达到了高潮,三、四两句似已难以为继。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平中出奇,翻出新意。三、四两句角度一变,诗人不再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由对面写来,遥想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即作者自己,因而倍感遗憾,写出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诗人运用对写法,把自己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有致,婉曲含蓄。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即是除夕之夜,是传统佳节,本应一家欢聚,“达旦不眠”,享受天伦之乐,而诗人却身在旅途,寓居客舍,远离家人,寒灯只影,夜不能眠,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读完一、二句后,似乎感到诗人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三、四两诗人却又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来,想象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夜也一定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游子,想着我今夜不知身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而且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亲人的霜鬓增添新的白发。诗人正是巧妙的运用对写法,从时空两方面把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之久、思念之深、思念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亲人思念诗人,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含蓄委婉,耐人回味。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就如元旦一样。一、二句叙写自己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冬至这个佳节,孤灯一盏,孑然一身,抱膝孤坐,形影相吊,至夜半仍不能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角度同样一变,诗人不再从正面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里人如何思念自己的情景。家里人深夜还没有入睡,围坐在灯下,说着远行的游子。诗人运用对写法,把自己对家人的浓浓思念之情表达得蕴藉深沉,并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说些什么,全由读者去体味了。

  月 夜

  杜甫

   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一首最为典型的运用对写法创作的作品。安史之乱,时局动荡,诗人携家避难,暂时把妻儿安置在鄜州的羌村,自己则只身去灵武,途中不幸被叛军掳至已经沦陷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便有了此诗。与上面的几首诗不同,诗人首联就直接从对面写来,想象妻子望月思念自己的情形。颔联通过“未解忆长安”的小儿女,进一步衬托出妻子的孤寂。颈联更是从想象中正面描写妻子月下久伫的动人形象,进一步映衬妻子思念自己的深情。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结束这种相思之苦的愿望。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鄜州的妻子和儿女,诗人却从对面落笔,写鄜州的妻子在月光下思念羁居长安的丈夫。对写法的巧妙运用,使诗人与妻子之间缠绵悱恻的感情表达得委婉动人。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要想提高古典诗歌鉴赏水平,除吟咏品读外,掌握几种古典诗歌的常用手法,也是必要途径之一。
由嗨推淘宝客网站www.ihitui.com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