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对干货!散户资金管理术

(2014-08-22 18:45:18)
标签:

财经

股票

a股

操盘

炒股技巧

分类: 投资日记精选

闲话少说,直接上干货!

 

一个操盘手能够合理地运作手中的资金,就能够使资金升值。由于人的个性不同,操盘的风格也不同。什么方式比较适合广大的投资者呢?我想说的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5万到20万的投资者,你可以按我的方法进行测试,然后不断地修正。

 

不买什么 

 

为提高你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先给你几个框架:   

 

第一点:不管除权的股有多好,绝对不买!   

 

第二点:股票最后拉升后的高位横盘整理不买!(因为你不是“高手”,所以别买)   

 

第三点:所谓的龙头股票在一轮的上涨后,又再度拉升,股评吹嘘说龙头又再次的启动,这你可不能买! 

 

第四点:在年底的时候绝对不买腰部的股票,也就是股价高不成低不就的股票。该类股票风险预告一出,你逃也逃不了。 

 

第五点:不买暴跌乱跌的股票,因为其利空的消息后面就会给你跟上。 

 

第六点:不到大盘见底企稳的时候,就不进行抄底。宁可少赚点,也不去做抄底的牺牲者,要时刻记得“熊市不言底”!   

 

要买什么 

 

你必须知道进入股票世界,不是亏就是赚,没有第三种选择!所以你想赚钱就必须冒风险,勇敢地去承担风险,你才可能成为赢家。

 

接下来再给你框定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可能会加大你的风险,但也将加大你的收益,其结果完成要靠你本身的判断能力了,谁也帮不了你了。 

 

第一点:大盘下跌,你必须注意沪、深两地的涨幅排行版有哪些股票是涨多跌少的。把这些股票圈定下来,这就是你要关注的,也将是以后要对其进行买卖操作的股票。最后一定要记得,股票一定要成交活跃才进去,这样的话才有短线行情可做。 

 

第二点:你必须去学习!如果你不懂,那快去书店买书学,主要你必须学均线系统分析法、形态理论、k线组合„„如果你不学的话,你的操作成功率会很低!如果你什么都不懂,那还炒什么股啊?这股票世界永远也没有“我运气好”这四个字!   

 

资金运作 

 

 最后在这上面的条件的框定后,让我们回头来谈谈资金怎么运作。   由于5万到20万的投资者资金都不是很大,就不用太过于的去计较股票的流通盘的大小了。 

 

5万的人可以把资金分为:2万\3万。也就是说你只有两次的交易机会。当你判断一个股票后势将可能上升,那你就要找到合适的价格买进。如果你的第一笔2万进去了,而且股票当天就上涨让你盈利,那请记住,你接下来要做的是这笔单明天或者过几天你要盈利走人。而你的3万只能空仓!记住,只能空仓!你不能把这部分资金再去做其他的股票!只要做到了,你的亏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接下来要谈的是,万一买错了怎么办?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快速止损,这就不说了。我们主要来说第二种,怎么补仓。 

 

大多的人会这么操作:10元买进1000股,9元再买1000股补仓,最后自己计算如下:持有2000股平均成本9.5元。于是当股价反弹到9.4元的时候,他是不会对股票做出操作动作的,因为他觉得股票的成本还没到。其实这时候他该做的是最少要平掉1300股的仓位,然后看看股票走势再说。因为他必须这样想,后期的补仓动作已经救出了前期的几百股的资金了。如果这时候出来的话不管股价下跌或者上涨,他都有拥有操作的主动权。 

 

10万到20万的人可以把资金分为四份:2.5×4;5×4。 

 

首先,如果你对5万的操作风格已经能掌握的话,就不需要用我现在要说的方法了。如果你没办法的话,就学下面的: 

 

找来两个强势的股票,但你又不能确定哪个是比较可能在短期内马上拉升。以10万为例:各用2.5万分别买进两个股票。万一其中一个买进,短期内进入调整,就先不管它。另一个就等拉升后盈利走人,收回资金后记得休息一下。再看看手中的另一只股是不是已经调整到位,如果调整到位就用5万的资金进行补仓,一拉高就把股票全部出局,力求能减亏。记得别求保本,操作完后,资金全部休息。等待,等自己心态又调整好了再进行操作。(财库网   一缕清风)

 

市场无百分百精确的指标,但是可以有更精准的对策去操作。到财库网http://www.caiku.com/wgb.html和投资高手并肩,关注高手最新买卖动向,不错过每一次盈利机会!

 

http://s1/mw690/0031MqNHzy6LrLLbdG86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