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民俗:陕北葬礼——迎帐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民俗:陕北葬礼——迎帐作者:北国禺夫
http://s4/middle/59a570cc49ab6f4bea533&690
http://s14/middle/59a570cc075df189808cd&690
http://s10/middle/59a570cc49ab6f6d5be69&690
http://s13/middle/59a570cc49ab6f799740c&690
http://s3/middle/59a570cc49ab6f8bea432&690
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人都有一死。陕北人把人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不文明。陕北人把老年人死了说“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死了说“撂了”。
人的生死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自古以来,每当老人去世后,子女们总要举行仪式为老人送葬,以示对死者的孝敬。清涧县境内现今的葬礼,经过世世代代传承与改革,已逐渐形成了既充满迷信色彩又体现人类文明的葬礼习俗。清涧葬礼又叫“白事”、“丧事”,俗称“埋人”。从老人临终到入土三年期间有一整套程序,统称“葬礼”。
在葬礼开始的第一天,一般早上吃完油糕饸饹之后,大概十二点到一点开始“迎帐”。迎帐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村人,死者有多少孝子,送来了多少花圈和帐子以示哀悼,一来让村人感觉,死者还是很有福气的,这么多人哀悼,二来也是为了给死者的孩子们扬名,让村人夸耀一番,说这个葬礼办的不错。
迎帐之前,办事的人要安排谁拿什么,谁在前面走。迎帐开始之后,吹手在前面吹吹打打,后面的人扛着花圈帐子之类的,排成一排,在前后沟里走一圈,引来很多人观看,评论。迎帐的时候,看到花圈的和被子之类的居多,帐子的实际用处不是很大,故而改进为被子。整个过程很庞大,很惹眼,一个村子的前后沟里到处都是吹手的吹吹打打声,让忙着的人们由不得跑出来瞅上几眼,这个时候有人羡慕,有人不屑,但不管怎么样,事主的目的达到了就可以了。
再者,这个程序是很多年来流传下来的,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都是不能省略的。
http://s14/middle/59a570cc075df189808cd&690
http://s10/middle/59a570cc49ab6f6d5be69&690
http://s13/middle/59a570cc49ab6f799740c&690
http://s3/middle/59a570cc49ab6f8bea432&690
后一篇:[转载]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