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我跟茗茗一起看小熊宝宝系列之《收起来》,我给她念啊念:
哎哎,小熊你去哪儿呀?
等一下,小熊——
你不和我们一起玩儿了,那就让我们回家嘛。
呜——哇——
好的,好的,别哭了,我把你们收起来,好吗?
收起来,收起来。嗨嗨哟,嗨嗨哟!
玩儿够了,就收起来,收起来!
收起来,收起来。哎哟哟——别掉了!
收起来,收起来!下次我们再一起玩儿吧!
谢谢你,把我们送回家。小熊,下次我们还一起玩儿!再见——
再见!再见!下次见!
我一边读一边给她讲解,讲玩具小朋友哭了,因为他们想回家,讲小熊有多棒,会把玩具送回家……讲完后,我恰好瞅见茗茗刚才玩落了一地的玩具,顺势就上:“茗茗,你看,赶紧把你的玩具送回家吧,把他们都收起来。”小屁孩竟然屁颠屁颠的就去收玩具去了,还收得一干二净的。我心中窃喜:这书的作用还不小呀?那以后让茗茗干活不是很轻松?这回好了,我知道该怎么治你了,哈哈,为娘的有点坏。以后每次茗茗不太愿意收拾玩具的时候,我就把小熊的故事搬出来,屡试不爽。
接着还依葫芦画瓢,小熊宝宝系列的其他书也陆续成为了茗茗的榜样。每次在游乐场玩的时候我就提醒她“排好队,排好队,一个接一个,你还记得吗?小熊宝宝是这样的。”看到其他小朋友玩得欢,又很想加进去的时候,我就说,你可以像小熊宝宝那样对小朋友说:“你好,我们一起玩,好吗?”
但是你也别想得太简单了,不是每次都那么凑效的,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因为孩子走出第一步也是需要勇气的,所以这个也无须强求,结果也许可能在很久之后的某一天悄然而至。
有一天我去幼儿园接茗茗(狠心的爸妈,茗茗一岁半就送去托班了),老师对我说:“茗茗会交朋友了,她对小朋友说,我们一起玩,好吗?”我心中大喜,原来有些话孩子还是记在了心中。
说到这,我很想强调一下个人认为小熊宝宝系列真是一套非常棒的宝宝启蒙书,非常适合一至三岁的孩子。她涉及了宝宝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好》可以教孩子学习打招呼,《拉粑粑》可以引导孩子独立拉粑粑,《睡觉》、《洗澡》、《刷牙》、《尿床了》、《我会穿短裤了》、《好朋友》等等一共十二本。如果我们好好用她,她是绝对可以成为孩子除开父母外的第二启蒙老师;是孩子形成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好榜样。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这套书简洁明了,画面简洁,语言精简、重复。我想作者绝对是很懂小宝宝的,那可真是一套站在小宝宝的角度写的书啊!如果你不是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陪她读书,你是不会意识到“画面简洁、语言精简重复”对两岁之前的孩子是多么的可贵!很有可能你收到了这书还会挺失望的,这么简单的书,有啥用!说实话,她的宝贵之处,我也是后面才逐渐意识到的。看来,金子的光,还是需要去发现的。
其实在我意识到《小熊宝宝》的可贵之处时,这一系列的书已经没多少本是完整的了,为什么?因为给茗茗撕的呀!不过没关系,以后我们可以再买一套来好好回味,而且其他好书还多着呢,咱们要向前看。目前茗茗正在读而且很喜欢的一套:小兔汤姆系列第一辑。这套书当时是一个群友推荐的,谢谢了。没想到茗茗那么的喜欢,而且还起了大作用。特别是《汤姆走丢了》和《汤姆住院》,从四月份买书到现在,每天还在反反复复地看。汤姆走丢了讲的是汤姆跟妈妈去百货商店走丢了的经历。自从看了这书,茗茗在外面的时候还会主动的说:“妈妈,我拉你的手”,还经常念叨要拉着妈妈的手,不要走丢了。说得不好听,万一哪天茗茗走丢了,也不至于那么慌吧,不过当然祈祷着那一天永远不要到来。
功劳最大的当属《汤姆住院》,也不知道啥原因,茗茗从小最怕理发师傅,其次就是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看病的时候还没到医院,她就嚷嚷“我不要去看医生“,我们都奇怪她怎么就知道我们要去医院呢?难道她认路?每次还没进诊室就开始哇哇大哭挣扎到把病看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后来有所改观,也是在看了《汤姆住院》以后。茗爸的日记就曾有记录:
这次生病发现茗茗进步了很多。
昨天晚上爸妈觉得茗茗估计要发烧了,所以爸爸就和茗茗看了一遍《汤姆住院》,等于提前给茗茗打个预防针,至少有个心理暗示,这样去看医生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果真是有用啊。
神了奇了,茗茗在家量体温时非常配合,懂得是插在手臂下面。
更是非常配合医生,不哭也不闹。难以想象啊。
回来了,还很自豪的不停地叫,爸爸,爸爸,茗茗自己看医生。还一边说不怕,一边摆摆手。
回来后,也是很积极的主动吃药。说,茗茗生病了,不舒服,要吃药。
尽管药难吃,还是皱着眉头,一口吞下去。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归功为汤姆,也许是这小家伙也在一天天地长大,在进步。但是勇敢的汤姆,他给茗茗的榜样的力量,是如何也不能否认的。小兔汤姆系列相对小熊宝宝,是日常生活的延伸了,稍微高了一个层次,应该更适合两岁到五岁的孩子吧?不过个人觉得汤姆系列里面的语言描绘就没小熊宝宝的好,但是贵在主题非常棒!
最近给茗茗买了一本《坏脾气的格拉夫》,希望格拉夫接下来也能给茗茗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
是的,我们需要的是潜移默化,这不才刚刚开始嘛?我们阅读的路,还长着呢,慢慢来,不着急,榜样总在那里……我们发现便是。
妈妈/201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