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江明珠宜都美食——宜都饮食文化纪要

(2019-12-18 19:23:46)
标签:

文化

两江明珠  宜都美食

——宜都饮食文化纪要

宜都市位于宜昌市东南部。春秋属楚地,西汉高祖11年(前196)已置县,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寓“宜于建都”之意。1987 撤县设市。2014年,宜都跻身全国百强县市,2017年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宜都历史悠久,境内城背溪文化遗址,是湖北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宜都人创造了青林寺谜语、宜都民歌、宜都故事、宜都吹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都拥有宜都蜜柑、宜都天然富锌茶、宜都宜红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是中国柑橘之乡。宜都人杰地灵,主要历史人物有《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宜昌市第一位中共党员胡敌,开国上将贺炳炎等。境内三国时期发生蜀吴夷陵之战,清代嘉庆元年爆发白莲教起义。

宜都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形象勾勒出宜都地貌的基本特征。由于宜都市汉族、土家族杂居,巴文化、楚文化交汇,因而形成了宜都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巴楚交融的基本特征,饮食文化也烙上了明显的巴风楚韵楚人嗜酸、巴人爱辣的习俗在宜都人的饮食习惯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无论城市乡村,几乎家家户户有腌菜和泡菜,泡辣椒、泡萝卜、泡大蒜、泡豇豆等,酸甜兼具,清脆可口。而宜都的稀广椒、鲊广椒、豆瓣酱更是厨中必备,风味别具。

宜都饮食文化多有沿袭传存。南北朝时期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新竹箬叶,节日裹粽”至今不衰,而大年三十“留宿岁饭”的传统在乡村依然盛行。宜都相沿成习的“吃血旺子饭”,俨然成为亲友交往的一道靓丽风景。宜都人日常生活中的熟语谚语,也承载了宜都域内大量的饮食文化。比如“草鞋家机布,面饭懒豆腐”,真实记录了上世纪中叶以前宜都百姓的衣食状况;“鳊鱼的边,鲫鱼的脊,胖头脑壳鲢鱼的皮”,传授的是吃鱼的心得诀窍;“早饭一条绳,捆到一家人”,“吃不言,睡不语”,则道出了饮食的要义与禁忌。千百年来,宜都人习惯一日三餐,且喜酸爱辣,饮酒成习。城镇居民多在餐馆“过早”,早餐喜流食,一般以包子、馒头、油条为主,佐以稀饭、豆腐脑、绿豆汤、袱子酒等。
    宜都菜品之王,当首推火锅。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无论是居家便饭还是饭店酒局,火锅都是不可或缺的菜品首选。正如俗话所说,一炖有三鲜。火锅俗称炖钵子,旧时多用木炭火炉,而今多用电炉和液化气炉。火锅的主料多为猪牛羊肉、鱼类和鸡鸭等,如甲鱼火锅、牛腩火锅、牛(羊)肚火锅、牛(羊)脚火锅、土鸡火锅、鲢鱼火锅、泥鳅(鳝鱼)火锅、胖头火锅、腰边肉火锅、腊蹄子火锅、鱼圆子火锅、胖头炖羊肉、土鸡炖山药、羊肉炖萝卜等等有时也有鱼杂、羊脚、牛鞭等稀少品种。吃火锅通常要配以时令蔬菜,或者血花、水豆腐、粉条等作为“下菜”,当主料食用一些后,将时令蔬菜等“下菜”放入火锅,煮沸即食别有风味。宜都火锅通常有清淡、家常和麻辣三种谱系口味。由于火锅食材广泛,配料多样,制作灵活,深得人们喜爱。

宜都饮食多有礼仪讲究。大年三十的团年饭必须有一猪头肉,称为元宝肉。正月十五要吃汤圆和猪尾巴有时代以子肉。二月初二要吃粑粑(用米面、包谷面、麦面均可)。端午节吃粽子。祝寿做生要擀包面或者面条。家中来了稀客,按传统礼仪,时兴吃鸡蛋茶,一般是荷包蛋或米酒加荷包蛋。红白喜事宴宾客时,一般要延请知客先生张罗。

宜都的传统宴席,基本规格为十大碗,分纵横三列摆放于八仙桌上,人们戏称为“吃三路”。每碗菜的制式及上菜顺序都有一定之规。十大碗的常规组是:头子碗、鸡子、扣肉、八宝饭、蒸肉、笋子鱿鱼、杂割、红肉、圆子汤、扣鱼。其中,头子碗为主菜,其主料为鱼糕或肉糕,辅料有香菇、木耳、瘦肉丝、粉丝、黄花、胡萝卜丝等,粉丝通常作为“垫头”放于盘底,上面铺陈16片鱼糕(旧时8人1桌,每人2片),8个肉圆子,上面点缀香菇等辅料炒烩的“帽子”。观之有形,色彩艳丽,食之有味,以此打开一顿美餐的开局。

在继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宜都美食家们也善于借鉴和勇于创新。或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或引进外地的流行元素,不断开发出一道道新的菜品。有的在食材的组合创新。如腊肉是宜都重要的食材,其组合配伍一直在不断翻新,如腊肉炒菜薹(湖北名菜)、腊肉炒蒜薹、腊肉炒鲊广椒。有的在制作的工艺翻新,如盐菜是城乡随处可见的腌菜,不同的工艺可以赋予其不同的性状与口味,或炖(如盐菜炖泥鳅)或炒(如盐菜炒青豌豆)或蒸(如盐菜扣肉总是“别有一番滋味戏舌头”!

宜都山环水抱,风光秀丽,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特色村寨的“农庄”“山庄”风生水起。或垂钓于堰塘,或赏花于幽谷,或采鲜于果园,寻寻童年记忆,摸摸山水时光,着实令人流连忘返。在这里,品一品苞谷老烧,尝一尝宜都“真味”,或许不失为一件惬意之事。春天,炖一个盐菜土泥鳅(或土鳝鱼)火锅,来一个椿天伢煎鸡蛋,加一个凉拌节节根,一杯小酒,足矣。夏天,不妨来一个排骨绿豆汤,一盘炕洋芋,一盘炸花椒叶子或炸南瓜花,一个松菌炒腊肉,两个高粱浆粑粑,运气好时可以来盘地茧皮,外加一罐冰啤,也算不错的选择。秋天,可以尝尝胖头鱼火锅或江鲢火锅,板栗烧鸡正赶上时令,还可以来罐排骨藕汤去去燥。冬天,腊肉自不可少,可以考虑萝卜皮子炖腊蹄子,也可以是羊肉炖萝卜丝,再来一盘冻鱼,一盘凉拌橡子豆腐,烤烤火炉,喝喝葛汁,也可以算作是“轻奢”“嗨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