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石桥(义乌市·雅童村):水声鸣不尽,人迹去还遥

(2013-06-12 23:06:43)
义乌市上溪镇雅童村,为南宋思想家陈亮后裔的聚居地之一。据《义乌县地名志》记载:“雅童,明洪武年间,该村始祖迁居于童宅的下方,故名下童,后为雅化地名,改为雅童。”


http://s4/mw690/a55448d9gdef5eb7a6843&690

01:雅童村南,有“五石桥”,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建造。桥头,有两棵古樟,西面的那棵樟树有三百多年树龄,东面那棵五百多年,如今依然枝叶繁茂,充满年轻的生命力。


02:桥下的河水,清澈而湍急,然后,流向远方。

http://s14/mw690/a55448d9gdef604c0077d&690

03:青条石,整齐而平稳,双孔拱形的半圆弧度,异常的利落而优美,充分展示江南地域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元素。


04:水岸埠头,洗衣的妇女,棒槌捶布的声响,在空旷的四野曼声的回荡。

http://s16/mw690/a55448d9gdef621ddcacf&690

05:五石桥,三个字端庄而雅致,从石头的质地以及鲜艳的红色判断,似乎近来才整修安装进入石桥的内部结构的。


06:五石桥,今天只是作为一种审美和历史而存在,上游架有实用而丑陋的水泥桥梁。

http://s11/mw690/a55448d9gdef6489b515a&690

07:桥边的田野,依然美丽而充满丰收的期盼,而溪边的“人家”,却是不忍目睹的水泥楼房,诗意荡然无存。


08:看着鹅卵石堆砌的溪岸,妇女荷锄涉水而过,前往田野劳作,这才是农业文明尚存的诗情画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