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可制品的加工流程及产品介绍

(2012-08-08 23:19:28)
标签:

可可制品加工

可可脂成分

可可粉成分

可可液块成分

杂谈

分类: 巧克力资料

可可豆经焙炒、轧碎、去壳、磨细、榨油和磨粉加工最后可制成三种产品:一是可可浆质(Cocoa mass)或可可液快(Cocoa liquor),二是可可脂(cocoa butter),三是可可粉。

可可制品加工流程如图所示。

http://s1/middle/a551a4degc6c2c0284a40&690

http://s7/middle/a551a4degfc39b9c0f6c6&690

1)可可液快

可可豆经焙炒、去壳分离出来的豆肉,研磨成浆液即为可可液快。在温热状态下可可液块具有流体特性,冷却后凝固成块。

可可液块呈棕褐色具有浓郁的可可香气和苦涩味,脂肪含量在50%以上,并有其他的复杂成分。可可液成分的组成如下:可可脂51.75%,淀粉6.22%,其他非氮物质17.56%,蛋白质10.25%,灰分2.67%,纤维2.61%,水分7.44%,可可碱1.42%,咖啡碱0.08%。灰分中以磷酸盐存在的矿物质为多,如磷酸钾等,还含有相当量的维生素,如ABED等。

可可液块是制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根据巧克力种类不同,可可液块的配合比例按可可脂50%,其他可可成分50%计算。

2)可可脂

可可脂又称可可白脱,是从可可液中榨取而得的一种乳黄色的植物硬脂,在常温下坚硬而有碎裂性,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有明显的收缩性,入口容易熔化,并有可可脂优美独特的香气,成为生产巧克力的一种必要原料。

可可脂的化学组成,是由多种三甘油酯混合而成,其中与甘油化合的脂肪酸有棕櫚酸、硬脂酸和油酸;棕櫚酸为16碳饱和脂肪酸(简称P),硬脂酸为18碳饱和脂肪酸(简称S),油酸为18碳不饱和脂肪酸(简称O)。这些脂肪酸与甘油结合成的甘油三酸酯,有对称型的和不对称型的甘油三酸酯,而可可脂主要为一不饱和双饱和的对称型甘油三酸酯,其组成形式为:                                              http://s8/middle/a551a4degc6c2e7366e27&690

    http://s1/middle/a551a4degc6c2ed4fbe90&690


可可脂的理化指标:水分<0.15%,折光指数1.45771.4585,熔点2935℃,碘值   33.537.5,皂化值192197

由于可可脂是多类型甘油酯并存的油脂,导致形成多晶型特性,使巧克力在加工过程中,要经过调理温度使其形成晶型最稳定状态的巧克力生产工艺特点。

3)可可粉

可可液经压榨去油后留存的可可饼,再经粉碎磨细、筛分后所得棕红色的粉体即为可可粉。可可粉由于加工处理方法不同,制得的可可粉含脂量有高、中、低三种,高脂可可粉含脂量为2224%,中脂可可粉含脂量为1012%,低脂可可粉含脂量为57%。由于可可粉的含脂量在10%以下,加工要求高,产量低,因此目前大多采用含脂量为1012%用于代脂巧克力生产。

可可粉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天然粉和碱化粉两类,天然可可粉的pH值为5.45.7,而碱化可可粉的pH值为6.87.2。天然可可粉多用于巧克力生产,而碱化粉溶化后色泽较鲜艳多用于饮料。

可可粉具有浓郁的可可香气,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不但含有高热量的脂肪,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可可粉还含有一定量的生物碱,可可碱和咖啡碱,它们具有扩张血管,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食用可可制品对人体健康有益。

   http://s9/middle/a551a4degc6c2efd1b4e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可可豆介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