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50周年宣传活动
(2013-03-15 16:21:19)1963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建立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作为协调食品标准的国际政府间组织,其工作宗旨是建立国际协调一致的食品标准体系。在50年的历程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共制定了327项标准、准则和操作规范,涉及食品添加剂、污染物、食品标签、食品卫生、营养与特殊膳食、检验方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各个领域。法典标准成为了国际认可的食品领域的唯一参考标准。为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贸易的公平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于1984年正式加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1986年成立了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由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多个部门组成。卫生部作为主任单位,负责国内食品法典的协调工作。农业部作为副主任单位,负责对外联络。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工作实践,我国在法典工作的参与已逐渐从被动转为主动,在酱油中“氯丙醇”限量、食品添加剂法典标准中“豆制品分类”等多项工作中突显了我国的作用,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2006年成功申请成为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和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CCPR)主持国政府。2011年当选为亚洲区域执委,代表亚洲区域参加执委会的工作。
值此国际法典委员会成立50周年,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拟于第45届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会议结束之后(2013年3月22日)组织50周年研讨会,邀请相关部门、食品行业和新闻媒体参加,共同庆祝法典成立50周年。本次活动由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研讨会的具体安排和日程如下:
一、时间
2013年3月22日14:00-16:00,CCFA会议闭幕后
二、
北京亚洲大酒店三层亚洲会堂
三、
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
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五、
六、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院士
七、
1.
2.
3.
——法典50年回顾与评价(CAC秘书处,Annamaria Bruno博士)
——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工作概况(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刘秀梅研究员)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进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王竹天研究员)
4.媒体沟通和交流
5. 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