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
(2012-09-08 12:24:54)
标签:
杂谈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2012XKT-XXZH013 |
课题名称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 |
|
负责人 |
孙新霁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莲湖区龙首村小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们按照教材的要求,每课都围绕 “一个活动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教材上有的活动主题,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活动主题的选择,第一;活动主题的课题选择方式,大多都是陈述句,平淡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更不能吸引学生眼球,引不起学生的普遍关注。第二;活动主题的开展形式,过于单一。第三、有些活动主题与我们学校、学生以及周围环境实际相比有差距,有些活动无法参与甚至开展起来有点困难。 课题研究的意义: 研究其价值在于:如果我们把综合实践课的“活动主题”选择好,第一;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第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三;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四:它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第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第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七;更重的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和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和生存能力。 另外,在活动主题的选择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在内容方面进一步得到延伸,活动主题要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更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和顺应时代发展、社会关注的特点,更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去探究。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方面,有待于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探究,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主题,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更广泛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关键词:主题选择形式和内容、拓展和创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关键在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最明显表现在活动主题选择形式和内容的拓展、创新方面。 第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活动的主题选择 坚持一切 “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念,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我们在设计活动主题课题时,可以多采用“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问题”方式为实践活动主题来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 同时 开展“活动主题”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例如:讨论、辩论、小品、现场实物展示、成果展示、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用多媒体、照片或录像展示等形式。 第二、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三、在主题的选择研究方面,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保方面 1.节水。 2.节电。 3.节约纸张。 4节约粮食。 5.绿化,种草种花等。6.讲卫生。 7.讲文明。 8.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宣传活动。 (二)科技方面 (三)安全方面 1.交通安全。
2.消防安全。 4.网络安全。5.防溺水。 7.防骗。 (四)社会和家庭调查方面 1.
调查社会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例如: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废弃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小学生普遍近视的原因等. 2. 调查家庭以及周围的问题;例如:家庭装修对人的危害; 家庭的日常开销;家庭的汽车数量及环境,调查日常用品使用情况;家庭周围的绿化等。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研究的主体部分: 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 重点回答解决: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形式多样和内容更广泛、更贴近生活实际、更容易开展活动等。 一、开展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措施 首先、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找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积极制定出有效可行的实施方案。 其次、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代课教师进行咨询,找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三、课题小组成员,对教材中每一节课的活动主题及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活用教材,重新设计,选择课题新颖、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主题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广泛参与。 第四、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改进、完善,直至达到学生乐学的课堂效果。 第五、通过积极参加赛教课,接受其他学科教师的点评,借鉴其他学科的长处,来选择和研究最佳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二、开展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计划步骤可分为: 第一阶段:分析问题。(2012.4-5) 对整个小学阶段的3-6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进行认真分析、调查,搞清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作为研究内容。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课题。(2012.5) 明确研究对象,综合实践中 “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 第三阶段:制定活动方案。(2012.6-8) 根据存在问题,在实践活动教学中,敢于大胆创新,敢于打破常规,选择一些新的活动主题,使实践活动的每节课,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在内容的主题选择方面,敢于去拓展、挖掘、延伸,不断去探索,选择更为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出活动方案。 第四阶段:活动实施。(2012.9-12) 根据实践活动中的活动主题研究方案,每个星期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教学中出现的活动主题选择问题,教师进行交流、探究、实践、再探究,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并找出问题,具体分析,加以解决,最后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去验证,活动主题的选择是否更为科学、是否学生更感喜欢感兴趣研究,是否更切合学生实际,是否对学生的成有益,得出初步结论。 第五阶段:课题总结报告。(2013.3-5) 根据开展实践活动中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对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具体开展情况效果加以小结、在选择研究活动主题中的收获进行总结,并进行校内交流,展示、汇报活动的最后结果,撰写结题报告。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课题成果的预期: 我相信,经过一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研究,只要按照课题研究制定的实施计划,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直至形成比较完善教学设计方案,使活动主题的开展形式丰富多彩,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与教师交流合作。再加上,教师在活动主题的内容选择方面,结合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加以延伸和拓展,不仅让学生非常感兴趣,乐于学这门学科,而且更愿意去关注、去探究社会和大自然,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崇尚科学,增强自信,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从小初步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 到那时学生在学校最喜欢上的课,就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喜欢学、教师乐于教,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研究的呈现方式: 第一、通过书面文字,把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进展情况加以如实记录,并进行小结。 第二、通过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随笔感想和新的教学心得体会并加以整理。 第三、对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以及用到的实物教具,加以整理、存档。 第四、课题研究的最后成果,在全校进行展示并进行交流和汇报。对于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可进行实录,作为今后自己或其他教师借鉴的依据。 (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