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DCF绝对估值法"中的思维方式
(2018-05-15 13:18:28)
标签:
dcf现金流折现估值 |
分类: 股票投资 |
经常有人会问我这个问题:“你是如何给一家公司进行合理估值的?”估值是投资的核心,亦是投资的难点。很多投资者之所以投资失败,就在于他不懂估值。如何对一家公司进行合理估值呢?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简单说完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股票估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对估值法,另一种是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就是用各种数学指标进行估值,比如PE,PB,PS,PEG,ROE,ROA等等。绝对估值法与相对估值法有明显差异,也没有相对估值来得那么直观,很多人看到绝对估值法就头疼,不知道这到底是在说什么,于是就彻底放弃了绝对估值法,完全迷信各类数据估值指标。
其实,这也是不可取的。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相结合,才能合理正确判断一家公司在当前价格下是否便宜、合理还是高估。低PE未必就是便宜的好公司,同样地,高PE也未必一定就是又贵又垃圾的烂公司。下面拟与读者一起来探讨下绝对估值法,并分享下绝对估值法下的思维逻辑与现实意义。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绝对估值法DCF的定义: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通过预测公司将来的现金流量并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计算公司的现值,从而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定价方法。使用此法的关键确定:第一,预期企业未来存续期各年度的现金流量;第二,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公允的折现率,折现率的大小取决于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风险越大,要求的折现率就越高;
DCF的核心逻辑在于: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关于上面谈到的两个“确定”,难么?难于上青天。几个人知道?我敢这么说,几乎没有人知道,只有上帝知道。很多人也就是拍拍脑袋想想而已,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据以上定义,DCF绝对估值法的关键核心词有如下几个“现金流”、“贴现率”、“公司的存续期”。
实际上,DCF只是提供一种艺术性的估值思维方式,而非让读者去真正测算出一家公司的未来精确的现金流。下面就以上几个关键词进行简单的阐述,并指出其核心逻辑点在哪里,供各位读者参考。
1)现金流
投资一家公司的本质是为了获得公司未来的现金流。现金流重要不重要?问这句话本来就是一句废话,经营过企业的人都知道,现金流比利润都重要,没有现金流公司会倒闭;利润亏损,公司未必会倒闭。
因此,我们做投资,选股票,应该首选那些现金流良好的企业。一家公司的现金流好不好,主要看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地位,比如能否占有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来发展自己;看公司在销售中获取现金的能力,比如是“先款后货”还是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出现;看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比如分红率持续较高的公司其经营性现金流往往不错,也重视股东回报。
2) 贴现率
什么是贴现率?简而言之,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贴现率也就是利率的一种特殊状况。拥有基本的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贴现率越高,现金流折现的现值就越低,反之,就越高。
贴现率到底如何定?很多人都是在拍脑袋定。股神老巴是按照10年美债收益率来确定。比如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为5%,那么巴菲特就按照5%的贴现率来估值。实际上,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不同的行业,市场给予的贴现率往往是不同的,比如银行业,市场给予的贴现率往往比较高,而生物制药业,市场往往会给予比较低的贴现率。
贴现率不仅仅与行业有关,还与公司所在的生命周期有关,比如一家快要衰退或者倒闭的企业,市场往往会给予高的贴现率,而一家业绩处在高速成长的公司,市场往往会给予比较低的贴现率。
此外,贴现率还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关,不同的投资者其投资的风险偏好不同,有些人风险偏好比较高,喜欢给普通的公司比较低的贴现率。而保守型的投资者往往会给比较高的贴现率。
因此,贴现率不是千篇一律的,因行业、公司、投资者以及市场实际利率的不同而不同。投资者应该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3)公司存续期
一家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多与少不仅与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关,还与公司的寿命有关。一般来说,寿命越长的企业,其往往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赚得更多的现金流。因此,投资者应该努力去找到那些尽量长寿的企业去布局。
一般来说,生物医药公司、大消费类公司、公用事业企业,这几大类公司往往会出现长寿型公司。而科技行业日新月异,公司的长寿性不容易判断,一般只有那些独角兽企业,才能在行业中活得游刃有余,大多数科技公司往往容易被市场的大浪打翻,失去竞争力。
投资者与公司一样,都是寿命越长越好,这样获得的复利收益就越高。百年企业与百岁老人,二者在一起,往往更容易演绎出投资神话。
以上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立成说投资”,欢迎关注。
独立投资人金立成,“立成说投资”创始人,工商管理硕士,新浪博客人气博主,有长达10多年的基金、股票投资经验,历史年均复利20%以上,2017年投资业绩50%以上,致力于投资者教育和孵化器平台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