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2014学年的10篇教学反思

(2014-05-21 17:33:48)
标签:

英语组

文化

分类: 高一段资料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反思

卢苗苗

开学前两个星期,我有些彷徨,有些激动。彷徨的是,人生第一次从头开始教学,为学生做好跨阶段的衔接工作。激动的是,虽然教学工作比较忙碌,任务也相当重,却也是个崭新的开始,是我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基础情况的机会。经过这两周的衔接教学工作,我针对音标,初中单词,以及短语和用法为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巩固和复习。其中,尤其是音标,我采用了让学生们逐个学习并出卷考试以及听写等方法,让学生牢记和熟读音标及单词。

但是,让我比较意外的是,虽然大多数同学在课上认真听了,但是课后努力程度不够,导致他们的音标和初中词汇不能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我在衔接过程中,因为没有足够了解学情,而没能最早最快的为那些不够自觉的学生补上漏洞,十分遗憾。但是,我将吸取教训,今后将对学生紧抓不放,哪怕是让他们背书,抄书,也一定让他们动手动口把单词短语等知识点记起来。

接着,我给学生做了一份阅读卷和综合测试卷。结果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普遍不高,基础知识掌握也参差不齐。令我奇怪的是,有些学生的单词等基础知识不是特别扎实,听写成绩也一般般,但是阅读理解的成绩却相当不错。由此,我发现,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并不只看他们的单词记忆和语法知识,更在于对文本的理解和句子结构的判断。我希望自己能牢牢记住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轻易给学生上标签,鼓励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水平。

M1U1 Annes Best Friend---Reading

教学反思

卢苗苗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一些重点单词:go through, hide away, set down, a series of, be crazy about, on purpose, in order to, ect. 还有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特别skimming抓住关键词的技能。教学方法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也有情境教学法。

我把课堂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Step 1 Warming up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用一首诗引出朋友的话题,并让学生一起读这首诗,为的是锻炼学生说英语和通过诗歌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后,我再提问,我们为何需要朋友?学生在这个时候思维会打开,回答也会多样化。我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对朋友的作用表达观点,锻炼其口语和表达能力。接着,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谁是你最好的朋友?为什么?由此,学生能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并且发现一个好朋友应该具备的品质。我又问学生,朋友一定要是个人吗?学生的思维又开放了,他们会想到朋友可以是许多事物,比如说,书本,日记等等。这时,我就可以引出Anne的最好的朋友是她的日记。

Step 2 Fast reading

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填表格。让学生扫读,找到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个任务比较简单,学生通过一定努力也容易做到,所以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对文本产生兴趣。

Step 3 Careful reading

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找出表明安妮对大自然很痴迷的句子,并分析句意。

这个环节的设置,有些许不当的地方。学生回答问题基本没有太大困难,但是在找句子时,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难以找到正确的表明安妮对自然的热爱的句子,而在分析句意时也急需我的帮助。所以,今后的教学中,学生的预习要紧抓不放,另外,单词的巩固复习也不能间断。

M1U2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Reading

教学反思

卢苗苗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的重要单词:more than, be based on, because of, all over the world, etc.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也能够理解每一段的主旨大意,将英语发展的时间轴大体描绘出来。

我的教学步骤和具体反思如下:

Step 1 引用ObamaCameron 的对话,对比American English British English

Apartment --- flat

Football match---soccer game

Bar---pub

Elevator---lift

Candy---sweets

由此看出,There is more than one kind of English. More than 的多种含义我在此处就可以向学生点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Step 2 Pre-reading

前面的引入已经为英语这个话题做好了铺垫,现在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如:Do you know the countries where people speak English? What are the two main groups o English? DO you kn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最后,由一个与文本联系最紧密的问题带领学生进入阅读前的思考:Do you know the history of English? 学生基本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依然觉得这个问题十分有价值,因为它能引发学生思考,是学生对英语的历史感到好奇并为阅读文本的核心内容---英语的发展做好准备。接着,我又让学生看到文章的标题,让其对road做出猜测,到底指的是什么?这里,课前预习好的同学能够回答出它指的是development,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Step 3 Fast reading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快速阅读,以填空的形式补充完整每段的主旨大意。填空补充中心思想,既让学生掌握主旨大意,了解文本,又能降低难度,以适应本校学生的学情。

Step 4 Careful Reading

这里我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并找出英语的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细节。每一段基本都有1-2个问题,以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深度阅读

Step 5 Post-reading

读后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

M1U3 Journey down the Mekong---Reading

教学反思

卢苗苗

本次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单词:transport, make use of, advantage/disadvantage, stubborn, determined,以及让学生掌握每段的大意,学会分析文本和人物性格。

我先以一个与生活贴近的问题引入话题:你喜欢旅游吗?你是如何旅游的?为什么?然后,我让学生比较bus, train, car, ship, plane的优缺点,从中使之学习一些新单词。

接着,为阅读做准备,我提问学生:Many people live along a river. How do they make use of it?学生的回答是多样化的,课堂气氛也很好。由此可见,我在以后的课堂中应该多提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有表达自我的空间。

河流的话题,以及湄公河的图片的呈现,让我们一起看到阅读文本。

快速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写出每段的大意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是我做了修改,让学生将段落和大意连线,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同时又达到了学习文章段落大意的效果。

在仔细阅读中,我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提问,他们也基本能够回答。最后,对最后一段的处理,我采用了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对湄公河流经的地点等信息加深印象,同时记住重点单词。

阅读后,学生关于一个问题展开了讨论:What do you think of Wang Kun and Wang Wei?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渐渐了解到两人的性格特点。这时,我再次追问,How do you know? 学生就要从文本中找出能证明这两人不用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或短语,从而再次巩固文本知识。

这一次的课,学生们比较投入,可能是因为课题贴近现实生活,而且问题的设置上也尽量简单化,符合学生的水平。但是在时间的把握上,我还要注意,以后要尽量多空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讨论,这样讨论才能更有内容,结果才会更丰富。

M1U3 A Night in the Mountains---Using Language

教学反思

卢苗苗

本次课堂,我先让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的内容。Summary of the reading text.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回顾文本内容和所学的单词短语。

接着,warming up pre-reading. 先以一张地图导入文本,让学生猜这是什么。Tibet. Tibet is recognized as “世界屋脊”。 (roof of the world) 这里的世界屋脊,让学生来了兴趣,也让我能借此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而今天所学的文章,就与Tibet有关。

快速阅读后,学生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Did Wang Kun and Wang Wei enjoy themselves on their way? How did the weather change when they were going down the hills? Who would take part in this cycling travel later?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较快地让学生对文本的人物地点以及天气等外部条件了解,从而使细读文本更容易。接着,我又提问学生,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此处,我发现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迟疑,也许对他们来说,这个问题还是高于他们的理解水平了。所以,我又做了调整,先将一个时间点before the late afternoon列出,让学生依次找出在它之后的几个时间点: in the late afternoon, in the early evening, after supper, at midnight,所以,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就感觉轻松多了。最后,在我这样循序渐进的提问下,他们可以回答出来,这篇文章是以时间顺序组织的。

在细读过程中,我再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在这几个时间点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情。同时,他们填空的内容又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词汇和短语。这样,一个任务,就让学生达到了梳理文章故事情节和学习巩固语言点的双重效果。

最后,在post-reading的环节,我让学生关注Wang Kun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学生需要很多的引导才能得出答案,Seeing the beautiful scenery changed WKs attitude. 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设置上,我可能还需要简化或者渐进提问。

M1U3 An Email to Wang Kun asking about Laos

---Writing教学反思

卢苗苗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Step 1 A brief reflection on the writing

学生花两分钟的时间看看自己写的作文,审查一下语法错误,看看是否有改善的空间。这样,学生能有一个自我审查和思考的空间,如何才能让我的文章更好?同时,一些粗心导致的错误可能会被学生自己发现和改正。

Step 2 Looking at some good samples

有些学生的作文写得很不错,我批改过后,让他们自己再重新修改写下来,作为范文让其他同学阅读和学习。

特别优秀的写作范例:

Dear Wang Kun,

Im excited to hear that you have been visiting Laos during last week. I have always dreamed of visiting there ever since I was a little girl. Now I think I can achieve my dream. So I want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Laos from you. (表达受到来信的心情,表明写信的目的)

The Mekong is important and beautiful in Laos, isnt it?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some places which I can visit? I want to stay in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places. Most importantly, could you tell me what the weather is like in Laos? Then,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eople there? Is it easy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 Could you give me more details about the way of getting to Mekong? And how can I get there? (问题内容丰富,提问形式多样化,有反问句,疑问句等)

I want to visit Laos as soon as possible, so I hope you can write to me soon.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Best wishes!

                                                           Your friend forever,

                                                              Amy

学生读优秀作文后,对比自己的作文,找出别人作文中的闪光点,思考是什么让这篇文章成为优秀范文,从而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让学生自己发现亮点,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那里是好词好句要更加有效。而他们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M2U4 Grammar

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教学反思

卢苗苗

这节课是我在学校上的公开课,教研员和翔宇中学的老师以及我校的多位老师都来听我的课了。在前期准备中,我先编写好了导学案,并在高一5班进行试课。我的指导老师陈献娥老师在我上完试课后,给了我很多指正,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是用导学案上课,要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所有题目,而后再随机分配任务;学生的表现当晚出乎意料的好,但教师的“导”并未明显体现。所以,我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话,将知识重点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

而在上课时,我自我感觉良好,并没有不适或紧张。学生配合得也十分积极,其中,有几位学生还不断提问,课堂气氛顿时很活跃。在教研员对我的评课中,她提到,我的课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气氛很好,互动也强,而我的点拨也恰到好处。例如,在学生讲错题目时,我提示的“注意时态一致”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了。而我让学生结合课本,在文章句子中找出语法规律,追本溯源这一环节做得很到位。但是,我的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的不足。首先,在目标展示这一块,学生对于全英的学习目标可能无法理解,这样,目标就形同虚设了。再者,讨论答案时,我让学生即刻分组讨论指定内容,可能会导致学生只学习部分知识,而非全部。这时,我应该先让他们讨论全部内容,再分配各组内容。而翔宇中学的老师说,上来讲解的学生应该是要经过一定培训的,正如我所做的那样。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好了,课堂就能省下很多时间。但这也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都要做大量工作,才能保证导学案模式上课能正常有序进行。

另外,课前批改学生的学案,确保学生自主探究,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发挥其主动性,鼓励他们表达自我,也势在必行。但这样的课堂知识量传输有限,所以深层次的知识,可以放到下一节课中去讲。

M2U4 Using Language---Reading and Listening

教学反思

卢苗苗

这节课,我先给学生介绍了dinosaur的相关背景知识。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导入到文本内容。接着,学生快速阅读,回答以下问题:When did dinosaurs live? When did dinosaurs die out? How did dinosaurs die out? 通过这几个简单的问题,能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带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并且,问题的设置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接受,也符合我校学生的学情。回答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做True or False的练习,也是以简化了的题型来让学生正常有序的解题。

接着,我吧语言点梳理出来,形成板书。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自学能力有限,所以我在这里的提示和帮助很重要,让他们有意识地记忆重点短语和句型。On earth, on the earth, long before, before long的区分,come into being, b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according to等。

跟着就是Listening的内容了。在这个环节,我先对听力内容中的DoDo(渡渡鸟)做了介绍。学生在此处十分感兴趣,所以我将他们引到P30的练习第三题,首次听力。学生这题的解答并没有很大困难。随后,我再让学生做第四题,题型为选择题,再次听力。

我在阅读和听力后还添加了一些练习,在PPT上展示。这些练习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点知识,并得到应用单词短语的锻炼。最后,我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实用交际短语应用,区分intentionpurpose。如:Id like to, in order to等。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能够在这短短的10分钟内得到锻炼,我认为using language的教学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M2U5 The Band That Wasnt---Reading

教学反思

卢苗苗

这篇阅读的教学和音乐紧密联系的,所以在上一节课的warming up中,我灌输了音乐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对一些乐队,特别是甲壳虫以及The Monkees 有了一定了解。这节课,我让学生马上进入阅读,找出每段的主旨大意。

Para.1 Many people want to be famous as singers or musicians.

Para.2 This is how most bands start.

Para.3 The Monkees started in a different way.

Para.4 How the Monkees became popular and how they developed as a real band.

找出主旨大意,通过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

接着,仔细阅读,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if the students form a band to play in the steet?

When did the Monkees break up and when did it reunite?

Why was the Monkees successful in their work?

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能有逻辑性的理解文本,掌握文章结构。

再接着,巩固知识。我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将文本复述。

Fill in the blanks 涉及的语言点有:

Be honest with oneself, dream of, form a band, passers-by, earn ones living, be based on, break up 等。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既巩固复习所学生词,有能让他们对文章复述,达到深入理解。

最后,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Why do you think music is so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开拓思维,联系生活,并且发挥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以及培养组内合作精神。

M3U1 A Sad Love Story---Extensive Reading

教学反思

卢苗苗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也去听了金朝静老师的课。结合她的课和我的课,我对A Sad Love Story阅读教学进行了反思。我在导入的时候用的是展示图片,而金朝静老师用的是2.14西方情人节来导入。相比较,我觉得她的方式更好,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在文本的处理上,我先让学生阅读,找出他们认为重要的或理解有困难的短语和句子。然后,我让他们简述文章的大意。

仔细阅读中,我让学生分段阅读。

Para.1 Why was Li Fang heart-broken?

其中,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我会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追问。这一点,我自认为是做得很不错的。因为一个问题引申出来另一个问题,能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而且能够引出更多的重点词汇,如:turn up, keep ones word,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hold ones breath, apologize to sb for sth 等等。

第二段比较简单,我让学生略读。

Para.2 How do you know the manager of the coffee shop was waiting for Li Fang to leave?

      Why was the TV story what Li Fang needed?

通过解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对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会产生好奇感,由此为第三段的处理做好铺垫。

Para.3 牛郎织女的故事。

学生对这个故事已经十分熟悉,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我让一位同学来讲解这个故事的梗概,并且点出重要句型和短语。最后,我提问,Why do people want the weather to be fine on Qiqiao Festival? 让学生加深故事的寓意理解。

 

Para.4 What did Li Fang do as he set off for home? (leave for)

在学生解答了Li Fang threw the flowers and chocolates away 后,我再次提问, why

学生这时就回答出Because he didnt want them to remind him of his girlfriend.

我层次性的提问是为了让学生说出这些重点关键短语,既是加深印象,也是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课后,我还让学生背诵牛郎织女故事的英文版本。既是联系生活,也是让学生明白,英语是可以用到实处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