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初二年级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

(2012-06-12 16:41:39)
标签:

论文

分类: 教学论文

 

    浅谈初二年级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

           

                安康市汉滨初中  张教军

 

摘要:本文立足初二数学学科从落实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的现实需要和分层要求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两方面论述了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的必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心得构建了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的一些策略,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使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得以加强。

关键词:数学作业;分层布置;批改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必要性

1、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是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落实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需要。

在很多学校,大班额制约教改的困境依然存在,加上平行分班等原因,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等差异自入校就已经存在,进入初二年级,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统一要求”的作业致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甚至出现抄袭作业现象。作业全收全改,教师工作负担极为繁重,很难及时落实学生的纠错反思,使作业批改价值大打折扣。家庭作业经常是只能查查数量,无法顾及作业质量。很多时侯学生忙于应付作业“任务”,显然缺失了最重要的反思、纠错、再提高过程。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使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实行分层处理是不二选择。

2、作业分层布置与批阅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我在进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每位学生的成长动力,有利于班级整体的和谐发展。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分层教学!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学生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1]作业分层布置与批阅是分层教学的重要方面,因此,落实作业分层布置与批阅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二、作业分层作业布置与批阅的策略

    1、分组分层方法

 解决大班额教学的困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化大班为“小班”,首先要解决好分组分层问题。可借鉴我校“课改小组”总结的“小组合作模式”。具体做法如下:“将全班学生按不同层次、性别、性格等合理搭配,分设十个小组。以每班八十人为例,分成十个小组,每组八人,按考试成绩依次编为18号。全班前20名学生(即各组的1号、2号同学)为各组的正副组长,组长就是本小组的“班主任”,负责本组的学习等工作。这就像把一个大班分成了十个小班,老师有十个助手来管理其他学生,不但井井有条,而且能够落到实处,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2]           

 在上述分组基础上进行分层。我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目标定为ABC三个层次,A层目标:理解、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法则、公式、例题、习题等核心内容。B层目标:除了达到A层目标外,还应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自学习惯,课本习题、常用资料(名测控师、数学专业报纸)做到题题过关。C层目标:除了达到B层目标外,还应该自觉坚持拓展学习,在思维的速度、严谨性、灵活性、发散性、表达的规范性等方面高标准要求自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自愿申报达到的学习目标层次,再通过小组座谈、老师审定等方式确定暂时的学习目标层次,要求平时的学习不能低于暂定的目标,鼓励向更高的目标努力靠近。根据学生所选的学习目标层次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层情况,这样就同时实现了学生分层。

2、作业分层布置

首先设计好B层作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删减难题、增加基础题等方式设计A层作业,在B层作业基础上通过减少简单题,增加开放题、综合题等方式设计C层作业,这些是学生应该按时完成的刚性作业。各层次学生还可自由选择弹性作业。

以我在完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07页教学内容(等腰梯形判定)为例,课堂作业设计过程如下:

首先设计好B层作业:

 

B

10题图

D

C

 

E

   1)作业本上完成109页习题第3题。如图,梯形ABCD中,ADBC,A与∠C互补,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7题图

A

C

B

D

M

B

10题图

D

C

A

E

 

   2)作业本上完成110页习题第7题。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MAD中点,MB=MC,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3)选做110页习题10。如图,在梯形ABCD是矩形,AB=4cm,AD=3cm.把矩形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连接DE.四边形ACED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周长呢?

 接下来设计A层作业:

 B层作业基础上减掉(3),增加“阅读107108页内容,会默写等腰梯形判定理,理解例题。”

 最后设计C层作业:

 B层作业的基础上将“(1)完成109页习题第3题。”改为口头完成,将(3)“选做”改为“必做”。另外自由选择拓展作业。

3、作业分层批阅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构建了以下几种分层批阅作业方式。

  1分两个层次面批

首先由教师带领两名数学课代表对各小组部分同学作业进行当面批改,并传授批改方法,然后让这些学生分头对本小组其余学生的作业进行下一层次的当面批改,并做好批改记录,可以按如下程序进行操作:    

指定批改学生,分配批改任务

作业布置完毕后,教师可以公布本次各组承担批改任务的学生名单(每组二人)及批改方式。(例:本次抽各小组的13号同学,或24号或34号等)
 
教师先行面批,拟定批改的重点  

在课堂中,部分承担批改任务的学生率先完成了作业,这时教师可以带领课代表一起先当面批改这部分同学作业,在批改的过程中找出批改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给他们做出批改示范。对于下课时没有批改完的可以另外确定面批时间、地点,或由课代表代替老师面批(教师主要利用课堂、课间、早上上操前、下午上课前、下午自习课等时间进行面批)。

实施分组面批,做好批改记录
 承担批改任务的学生,经过老师的面批和指导,明确了正确答案和批改方法,就可以对本小组其他同学作业进行另一种层次的当面批改,当发现错误时要同作业主人一起分析错因,及时加以纠正,并将所所发现的新颖解法,典型错题记录下来。

 
了解作业情况,进行适当讲评
 在前一次作业全部改完之后,教师要查看作业批改记录,有针对性或随机地抽查部分作业,了解学生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情况,在课堂教学时,要做简要总结和讲评,当作业出现新颖解法或典型错误时,并做些重点分析。
  2分三个层次批

教师批改A层学生作业,A层学生批改B层学生作业,B层学生批改C层学生作业。操作程序与1)类似。

  3)多层次批改,分层反馈

   可以按如下程序进行操作:指定批改学生,分配批改任务 .指定两名编号为1号的同学批改所有1号同学的作业,2、指定两名编号为2号的同学批改所有2号同学的作业,345号以次类推,678号同学作业由老师和课代表一起批改。 教师先对参与批改的同学进行作业批改培训。明确批改的重点、批改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边批改一边记录,批改结束,将出错较多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分析、纠错、总结。了解作业情况,进行适当讲评.教师要及时了解作业批改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或设法激发各层次学生的竞争意识。

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批阅可结合学生现有资料参照课堂作业的方式处理。作业的布置也要因具体内容而定,有些时候“统一”的作业也是必要的。在学生没有合适的批阅时间,或者此内容的批阅学生很难把握尺度等情况下,也需要教师的全收全改。有些时候,家庭作业也可让学生对照答案自我批改。总之,作业的分层布置与批阅,是要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因材施教,强化学生在学习各环节中的主体地位。作业分层布置与批阅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其它的布置与批阅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新编》/褚远辉,张平海,闫祯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2]徐新红.《课改工作总结》/《汉滨初中论文集》(20097月—2011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