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2012-12-30 22:44: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就是爱 |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有:《政府论》(1690)、《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等。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
《教育漫话》是他的的教育代表作。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
《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鉴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洛克建议应当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他说:“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至于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出了如下建议,教育方法应适合儿童的“心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在智力发展和知识教学关系问题方面,洛克主张智育应以智力发展为重;在他看来,智慧和德行是同等重要的;在智育中,“一切的重大责任是德行与智慧”。洛克将有德行的和有智慧的人并列,认为他们“比一个大学者更加无限可贵。”但他又说:“读书、写字和学问,我也认为是必需的,不过不是主要的工作而已。……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有帮助……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
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我了解了洛克的教育思想以后。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要求诱导儿童学习,反对强迫儿童学习。洛克说:“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他告诫教师,强迫会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他主张,宁可让学生迟一年学会读书,也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他希望教师能设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能进一步学习。
洛克还谈到了一写很有实际用处的方法。例如,语言课程的教学,他建议采用阅读和会话的方法。在他看来,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日常的社交与交换思想之用,因此,用会话的方法最省时、最合用、最自然。
参考文献:
1.《教育漫话》洛克著,毕慧慧编译,北京出版社(北京)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