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平台的泛娱乐就是空谈
(2015-08-11 22:48:57)
标签:
it |
8月11日,乐视官方宣布,在上市不足3个月的时间内,其手机销量突破百万。乐视称,100万这个数字创下了新晋品牌破百万销量最快纪录,超级手机成为最快突破百万台销量的手机品牌。
继超级电视之后,乐视的超级手机即将成为乐视又一个平台级业务。这对于目前整个乐视的泛娱乐生态而言,至关重要。
泛娱乐最重要的就是平台
在今年的chinajoy上,几乎所有的游戏厂商都会频繁提及一个关键词,泛娱乐。
泛娱乐概念并非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国内游戏领域,打造“泛娱乐”产业链的先行者,毋庸置疑是盛大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天桥。
陈天桥于2003年便提出了“家庭娱乐”概念,围绕以娱乐内容为主的方向,做了大量互联网和泛娱乐领域的投资,包括先后布局盛大盒子、盛大文学、酷6网等诸多领域,已经具备一个互联网“娱乐帝国”的雏形。可是由于诸多原因,陈天桥的“网络迪斯尼”梦想也最终成为幻影。
以现在的角度去看,陈天桥的网络迪斯尼梦想破灭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平台来沉淀用户,没有一个强聚合用户的平台,没有一个可以作为纽带串联用户需求的平台,用户在盛大的迪士尼生态当中是割裂的。
游戏的特性是产品导向,是一个内容的导向,无法让用户沉淀下来,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用户到这个平台上来是带有直接目的性的,就是玩游戏,但游戏结束后,没有一个平台让用户继续在此停留,就好比早年前人们去网吧上网,要么去网上聊天,要么玩游戏。
盛大之后,腾讯接盘,成为泛娱乐最大的践行者。2011年7月,腾讯公司副总裁程武公开提出提出以IP打造为核心的“泛娱乐”构思,并于2012年正式发布泛娱乐战略,现已成为整个腾讯集团的基础战略之一。
与盛大不同的是,腾讯拥有让用户沉淀的平台,比如他的QQ和微信。用户在聊天结束后,还能继续在这个平台上玩游戏、看小说、购物等等,换句话说,QQ已不单单是个聊天的工具,而是一个整合了聊天、购物、游戏、应用宝、阅读等各种功能的一个平台。
除腾讯之外,目前所有国内在朝向泛娱乐这条路上的公司当中,只有乐视、小米有这样一个平台,而且比腾讯更为恐怖的是,乐视、小米的平台是以终端+OS为入口。
我们都知道在入口的分层当中,终端>OS>应用,腾讯在应用这个层级制霸,但是小米和乐视完全可以绕开这个层级。
这也是为何在放弃TecentOS之后,腾讯有重拾TecentOS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一定意义上,这是一个防御。
乐视手机的重要性不亚于电视
在平台这条大陆上,乐视一直希望构建一个从上游内容生产,到平台式集纳,到CDN传输,再到终端设备覆盖和外部应用输入的完整生态,即所谓“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
电视这个平台获得成功之后,乐视开始复制这以生态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智能硬件,汽车、乐小宝、路由器、自行车等等,而手机则是最新一个成功的产品。
而我们此前对乐视手机的定位在于是乐视整个生态当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承载人们客厅之外的终端,是一个辅助型的产品,它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都不及乐视的电视业务。
但是,目前来看,并非如此。现如今智能手机现在几乎人手一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涉及到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现在就算是出门散个步,都不会忘记带上手机。原来我们可以说,用户在利用碎片时间用手机,现在则是手机将用户的时间化为碎片。
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Leie总裁彭钢曾对外表示:“乐视目前在做的就是,寻找可以复制垂直生态体系的领域。在我看来,这个领域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可以打造内容平台;二、存在内容分发;三、可以软硬件结合,并可通过硬件打通全产业链。”
在乐视的手机概念当中,乐视云视频平台、电商平台+乐视视频、音乐资源+超级手机+乐见界面、Live界面、乐视视频(应用)、乐视音乐。但其实抛开概念式的包装,乐视移动生态的实际内容就是把乐视丰富的内容资源整合到了超级手机中。
因此,乐视的超级手机可以理解为其不单单是一款手机,而是乐视在移动端将其各种资源整合的一个平台,一个让用户沉淀的平台。
手机和电视的区别就在于,它可以让用户拥有了一个很方便的移动互动平台,这个服务平台可以和硬件产品互动起来,解决了信息流的问题,能把用户的需求定义得更清楚具体,用户的很多行为因此可被解构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