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众筹概念已深入人心并稳定发展之际,互联网手机厂商ZUK发起的盲筹再一次掀起波澜。
在没有披露详尽的硬件配置、外观等产品信息,也未对手机进行公开定价的情况下,ZUK手机仅通过向用户传达其理念和情怀便在京东开启了众筹模式。
信任是筹码
这是一个考验信任的游戏。
如果用户信任京东众筹、ZUK团队及其产品,可通过参与盲筹的方式支持,并将在众筹结束后获得相应权益回报。这种不以产品为亮点,仅靠情怀和理念去众筹网友的信任,ZUK手机的这种做法被业内称之为“盲筹”。
据官方数据显示,盲筹开始的6个小时中,ZUK已达到筹资目标。到当天零点,ZUK已获得9020名盲筹用户付款支持,筹款达72.5719万元,为之前项目预期的145%。
古往今来,诸多成功的案例显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似乎成为亘古不变的前提条件,而这条件也是有轻重缓急的。孟子早有预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次盲筹的成功,归功于人和——众多“铁杆”粉丝的支持和拥护。
此次ZUK盲筹以ZUK“掌门人”常程的邀约“你用信任,换ZUK手机极致细节”为主要宣传点,利用其个人魅力及品牌的口碑为筹码开启盲筹之路。
据了解,在ZUK公司内部,常程的办公室大门永远是敞开的,经常有员工在其办公室讨论问题。他也经常会与普通员工随即交流,碰撞思路。
对于用户和粉丝,常程具有手机行业的“劳模”之称。目前常程的微博粉丝超过200万人,他每天花许多时间发微博并与粉丝进行沟通,此外,他还有好几个粉丝QQ群,每个群300到700人不止。
在此次ZUK“盲筹”中,当天付款参与的近一万用户几乎都来自常程的粉丝。目前手机市场更新迭代速度相当快,甚至每周都有数款新品发布。但粉丝愿意参与“盲筹”,正是基于粉丝对常程和ZUK团队互相信任的最好回报。
狂欢过后冷思考
ZUK“盲筹”的开门红振奋人心,无疑会被当做成功案例争相效仿。这与当年P2P的发展路径有些类似——新事物发展初期取得出乎意料的战果,同行纷纷群起而仿之,之后便造成了P2P公司良莠不齐,跑路频繁的恶果。因此,在面对此次ZUK“盲筹”如此成功的开端时,我们不得不冷静思考其可能产生的连锁效应。
首先,与粉丝经济类似,粉丝忠诚度满分,但在热度延续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偶像名人有其固定的受众群,随着时代的转变,粉丝数量也许不会有多大改变,但是其对偶像的关注度与热忱度会出现明显下降。正如曾经的微博女王姚晨,当初之所以火是因为彼时微博的用户群多为80后,对姚晨的认同度较高。现在微博被95后、00后侵占,而他们的关注点也集中在当红小花、小鲜肉身上。
盲筹以常程的固定粉丝撑场,借势推出众筹新模式。无论成功与否,在互联网时代都将会有很长时间的热度、众多新兴人士的追随甚至同行的效仿。这对偶像的要求极高,除具有公信力、号召力、亲和力,最重要的是使产品与其期望值相吻合。
其次,盲筹作为一种投资行为,与其说是对偶像的信任与支持,不如说是为自己的情怀买单。这种投资具有随机性、情绪性,相对于其他投资行为稍显感性一些,不过分计较回报。
此次盲筹获得成功与其依托的京东平台也有很大关系,其强大的用户资源与流量对盲筹的成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效。
另外,盲筹的成功只是前期造势,热度过去之后还是要靠产品说话。当产品出炉之后,用户投资成功与否安能见分晓,届时静观盲筹后继发展走向。
盲筹是不是营销?
2年前,美国的GetGoing在线机票预订网站推出的“blindbooking”的销售模式,用户在付费后才知道自己购买了去哪个目的地的机票。当时采用这种方法是想更好地消化航空公司库存。通过“blindbooking”让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仅靠信任,靠想象力,在玩的过程有了跟多的乐趣。
在国外,类似blindbooking等有创意型、有趣味的众筹非常多,但是在中国,我们会发现很多众筹都是一种营销行为,包括盲筹。
前段时间,根据大神官方的宣传,大神NOTE3手机也在淘宝成功实现1000万元“盲订”众筹金额,成为淘宝众筹平台内用时最短的千万金额项目。
对于大神而言,这个盲筹实际上就是一种营销大于实际意义的行为。
而无论盲筹进行的多么如火如荼,用户在选择时还需慎重,注重商品的可用性,选择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众筹产品进行支持。
而对于商家来说,采用“较低价格获得众筹抵用券”的形式,让消费者在得到回报的同时,可以拥有更多选择。同时,根据用户的数量和积极性及时生产、备货,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众筹和后续销售的节奏。
商场如职场,只有相安无事,才可长久共事。一面优秀的偶像带来优质的产品,一面理智的粉丝送上理性的投资,盲筹新玩法任重道远。